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四川冕宁:传统中药怎样变成下一个“青蒿素”

四川冕宁:传统中药怎样变成下一个“青蒿素”

畜牧家禽网  来源:科技日报 阅读数:

  这几天,在平均海拔1800米的四川省冕宁县,我国*的“益母草GAP种植基地”内,将药材有效成份提升3至5倍的益母草新品种——“川益1号”已结束了秋播期。这里,不仅开创了益母草“野生变家养”的技术先河,还在全球首次完成了益母草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

  作为传统中药,“益母草”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1971年批准上市的益母草注射液,曾是我国首个治疗产后出血的中药注射液。改革开放以来,益母草注射液的基础成分、作用机理等,一度面临现代医学的“挑战”,最终是科技创新让它再次“焕发新生”,近年来更是连续7年在全国同类用药中排名第一。

  如何传承民族医药资源,实现“古方经典”到“现代制剂”的转化?日前记者探访了成都第一药业集团(以下简称成一制药)。

  再次攻关 为中药经典重新擦亮光环

  上世纪60年代,为改变国内宫缩制剂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境,成一制药(时名成都制药一厂)接到国家任务,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和医疗机构,从传统中药益母草中成功研发益母草注射液,改变了国内宫缩剂严重不足的局面,该注射液也于1977年载入《中国药典》。

  但是,随着现代医学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我国对中药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之后,曾经“技术辉煌”的益母草注射液,迎来了更高标准的现代医学“挑战”。

  “核心就是要解决3个问题,它有什么成分?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它的质量控制如何做到以一贯之?”成一制药常务副总裁马建强说。

  “益母草生物总碱具有多样化的药理作用,仅其基础物质成分就检测出了90余种。我们相当于要‘重头再来’,重新发掘产品资源,开展药理研究、临床研究等,为临床使用提供充分的循证证据。”成一制药董事长刘昭华说,经过近10年的“再攻关”,成一制药先后明确了益母草注射液的物质基础,完成了临床前安全性、大样本临床安全性和经济学评价,并对其临床应用于产科和妇科进行了再评价。今年6月,综合上述成果的“经产良药益母草的多维评价与开发应用项目”,顺利摘得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益母草注射液上市至今已累计临床治疗近2亿人,未出现一例严重不良反应。

  继续投入 打通大规模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与益母草类似,同样属于民族医药瑰宝,在成一制药焕发新生的还有中药莨菪。早在1958年,成一制药就率先启动了对莨菪生物碱的先期探索和研究,作为我国继青蒿素之后的又一个原创化药,其研究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首届科学大会奖等。

  “这样优秀的民族医药瑰宝,要在现代医学领域‘发光发热’,同样需要新的科研投入。”马建强说,莨菪类生物碱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临床价值,但是受植物资源和生产技术的双重制约,莨菪类生物碱成果距离大规模产业化仍有“最后一公里”,这也曾是成果转化中面临的瓶颈问题。

  一方面作为原料的“唐古特山莨菪”是一种稀缺植物资源,要进行开发就必须做好种植资源筛选、繁育等。成一制药副总裁陈太星说,近年来企业先后在青海、四川建立了两个种植基地,进行优质种植资源筛选、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圃等,保证原药材的供应和质量。

  另一方面,如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则是更大的技术难题。“山莨菪中可以用于制药的樟柳碱、山莨菪碱的含量仅为0.02%至0.1%,提高生物碱提取率、优化生物碱分离工艺等,也需要进行再研发。”成一制药研发技术总监郑守军说,通过不断钻研、论证和技术攻关,成一制药成功将提取率提高数倍,并实现同步分离4种莨菪类生物碱,为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

  目前,国内最先进、规模*、最环保的逆流提取生产线,以及工业制备系统,均在成一制药投入使用,这使得传统中药莨菪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化开放的条件。

  “时至今日,莨菪生物碱已成功提取出7种单体生物碱,开发出8大类、20余个制剂品种。其中,氢溴酸山莨菪碱、氢溴酸樟柳碱和红古豆醇酯均为中国原创化药。”马建强说,“未来随着对莨菪类生物碱的充分开发,我国的民族医药将会更好地服务世界人民的健康。”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hh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