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致富宝 >  小花生成为脱贫致富的“金豆豆”(图)

小花生成为脱贫致富的“金豆豆”(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致富宝】花生,原名落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等。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

  时至寒冬,北风凛冽,但是虞城县黄冢乡万亩花生基地处处人头攒动,花生加工厂里人声鼎沸、机械轰隆,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原来种花生太麻烦,从种到收都是人工,现在每到花生收获季节,政府都会组织花生收割机、摘果机来帮忙,还快还方便!”种植大户彭士学高兴地说。

  今年,黄冢乡近3万亩花生又喜获丰收,总产达3000万斤,产值近亿元,“让全乡群众看到了小花生的大‘钱’途”。

  黄冢乡位于县城南32公里,虞夏亳三县两市交界处。济广高速,203、326省道贯穿境内,在该乡中心地带形成十字黄金交叉。该乡总面积62平方公里,4.5万亩耕地,辖24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241个村民组,常住人口4.5万人,气候冬寒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土壤透气性好,特别适合花生种植。据悉,该乡种植花生的历史在百年以上,如今已全乡种植,仅孔庄朱楼两个自然村种植面积就超过5000亩。

  “以前就图吃个新鲜,这里种一点,那里种一点,还达不到产量。现在随着科学技术提高,花生种植越来越产业化了,村民都实现了整片种植,质量也提升了很多。”该乡*花生种植基地孔庄的村支部书记陈素勤骄傲地说。

  在该乡西街村花生收购点,工人正将一袋袋花生搬到货车上。驾驶员张师傅说:“黄冢是传统的花生种植大乡,近两年,这边的种植面积增大,花生品种提升,口感清甜,我这趟是往广州送。这个月,我都从这儿拉走近10万斤新花生了。”

  近年来,黄冢乡作为虞城县“一路”节点乡镇和虞城产业发展的三大产业带之一,围绕虞城南部传统产业经济圈,在虞城全县打造“生态、产业、开放”三个高地引领下,以扶贫带动做强花生产业,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创新发展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抓好农业供给侧改革,逐步把花生产业做强。

  该乡多次召开村民小组及党员代表会,动员群众自发进行土地流转,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动力,以发展高质量花生种植领跑经济增长,助力扶贫攻坚。通过县农业局和县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全乡初步实现了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的转变,共落实花生种植面积2.8万余亩,建成了以田黄路、虞亳路两侧片区为核心的花生连片种植示范基地。

  “自己的加上流转别人的,我今年种了120亩花生,又获丰收,能小发一笔财啦。”孔庄村种植大户朱家才高兴地说。

  “精准扶贫的相关机制、政策在扶贫工作中往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也是黄冢乡党委、政府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黄冢乡党委书记赵锐很有感触地说,他们顺势而为,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推动资源向花生种植户集中,把精准扶贫优惠政策落实到种植户。

  今年,该乡积极协调县农业局花生种植补贴和县扶贫办到户增收项目,为花生种植户申请补贴,使每个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能享受到每斤花生种5.4元补贴,利用这俩项目,全乡发放花生种补贴19万元,大大减轻了花生种植户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种植积极性。同时,还积极对接保险部门,利用中原农险和平安保险两大保险,出资20多万元为全乡花生种植户购买了3万亩花生种植保险,切实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目前,已发放前期花生良种补贴115万元,流转土地29760亩,全部种植优质花生,建立了以田黄路、203省道两侧片区为中心的花生连片种植示范基地,带动560个贫困户家庭就业增收。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ouchaochang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