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抚松人参打造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

抚松人参打造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

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

  在茫茫林海中,长白山恰似一座突兀的岛屿,巍峨雄壮。右边是朝鲜,左边是中国,沿着国界线,长白山循规蹈矩的行进在白色浮石与积雪当中,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孕育出了百草之王——“人参”。2017年,地处长白山腹地的吉林省抚松县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作为长白山人参原产地的核心区,该县人工栽培人参已有440年的历史,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人参之乡”。

  品牌认知度不断增强

  抚松县作为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长白山人参文化的发祥地和重要的传承保护区。2018年,在第16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现场,走近吉林省抚松县人参的展位,可以看到“抚松人参”的各类宣传标语和琳琅满目的人参制品,有含片、人参酒等等,吸引了大批企业负责人及普通消费者的驻足观看。在现场,展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这些年我们积极打造抚松人参品牌,现在抚松人参拥有两个地理证明商标,一个是抚松人参,一个是抚松林下参,获得人参产品商标63个,其中18个商标获得了吉林省的著名商标。”现在,人参成为了抚松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县32万人口中,有20多万的人参从业者。

  “由农业农村部授牌的‘*长白山(万良)人参市场’是全国乃至世界*的人参贸易集散地。市场鲜人参年交易总量达6万余吨,年干参交易量近1万吨,年交易总额160亿元左右,人参价格是全国人参产业的晴雨表。”抚松县县长王海瑛对记者说。

  随着“抚松人参”品牌认知度明显增强,市场地位不断提升,“抚松人参”品牌建设也将重心转至品牌产品原料和市场运营,以质量树立品牌,逐步提高品牌影响力。

  品牌标准不统一

  “目前人参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分散经营、人参种植向非林地方向发展,加工规程不统一等,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不均衡,品牌效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抚松人参产业发展协会会长韩兆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的确,自当地万良人参市场建立以来,来自抚松县境内和东北其它各人参主产区的人参产品纷纷进入市场。各地的人参种植技术标准不统一,加上目前的加工手段落后,执行标准不统一,造成市场内人参产品质量不均衡。“注册商标的数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还没有形成品牌规模,真正叫得响的品牌不多。”抚松人参产业发展协会会长韩兆军对记者说。

  健全质量标准控制体系

  为了解决抚松人参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抚松县积极应对,逐步建立适合当地发展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

  “我们的人参种植基地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能看到基地的种植信息,其中包括种植基地的名称、基地建设的时间和整个种植过程生产要素的投入都能在里面查询到。我们还大力推广人参规范化栽培技术,并综合运用良种繁育、生物防病、科学调光等组合配套技术,从生产源头上保证人参品质。”韩兆军认为,目前急需推进的是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给人参产品建立相关信息,对人参产业的种植、加工、流通各个环节都将采用信息化手段记录质量安全数据和责任主体的相关行为,形成一条完整的人参质量安全信息链条。着重推行抚松人参品牌产品原料生产基地认证制度,打造人参质量可追溯平台,建设人参质量可追溯体系。全面实施标准化种植,实现从种植到加工的全程可追溯,提升抚松人参安全、绿色、高品质的品牌形象。

  据了解,抚松人参的销售模式也在打破传统逐步提升,相继建设了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工作站,建立电子商务园区。汇集长白山优质参茸产、制品、绿色森林食品及保健食品等数百种。实现线上线下互通,品牌自营和互联网销售的有机结合,目前,全县人参经营业户中已有80%以上利用网络进行交易。

  “国家政策的扶持,尤其是2017年抚松人参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人参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我们县也以特优区建设为契机,以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为基础,以大数据和数字化的交易系统为主体,以人参精深加工产品和技术研发为核心,以人参文化和参旅融合为特色,打造抚松人参发展的新模式。”王海瑛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aolei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