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长江日报 阅读数:
“多亏各位专家为我提供优质鱼种,及时指导养殖技术,才让我早日告别了贫困!”20日上午,武汉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专家刘英武和同事开车抵达大悟县城关镇中心村,该村养殖大户胡建才紧握刘英武的手,眼神里充满感激。
今年56岁的胡建才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前些年由于家庭遭遇变故,负债沉重。为改善生活条件,他带着家人开始养鱼,承包了近20亩鱼塘,由于缺乏良种鱼苗和技术指导,采取“靠天收”的传统养殖模式,一亩鱼塘年产鱼仅250斤,刚刚保住本钱。
胡建才第二年养鱼,盛夏时节却遭遇了一场洪水,他的鱼塘被洪涝淹没,塘里的鱼几乎跑光了,他的致富梦再次成了泡影。
洪涝退去后,不服输的胡建才始终惦记着养鱼。2017年3月,武汉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按照湖北省科技兴农的举措要求,开始在大悟县城关镇中心村开展精准帮扶,派遣科技特派员下乡,为该村送去科技书籍、良种鱼苗和养殖技术。胡建才在武汉专家指导下,引进市场畅销的特色鱼种,增加新型养殖设备,运用生态养殖模式,鱼塘产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018年,胡建才尝到甜头后,将养殖面积扩大到35亩,增加了汉产优质鱼苗“先锋一号”大白刁,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当年鱼塘亩产达到1500斤左右,加上大白刁市场俏销,年收入12万元。今年,胡建才还准备尝试经营休闲垂钓,转型升级农家乐项目。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