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新华社 阅读数:
“这里的大树小树,棵棵都是‘发财树’。”贵州省安龙县者贵村村民陈健笑着说,天然林不能砍,以前只能好好管护,但自从树上种上铁皮石斛,守了几十年的青山立马变成了“金山”。
者贵村位于黔桂交界处,林业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初春时节,这里的林地已是生机盎然,一株株青杠树的树干上爬满了铁皮石斛,微风拂过,健壮的枝条随风摇曳。
“这里海拔、气候条件恰到好处,非常适合仿野生铁皮石斛生长。”安龙县西城秀树农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阮建说,青杠树树皮粗糙且厚,水分和营养成分丰富,易于铁皮石斛附着和吸收更多营养。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20世纪80年代曾一度陷入濒危,21世纪初组培技术实现突破,人工种植开始走向市场。
“既不破坏生态,又种出高品质的石斛,要让老百姓实现‘靠山吃山’。”阮建说,2013年至今,公司陆续在4000多亩树林的树干上种下铁皮石斛。
“不与农业争地,可以解放良田;不和草木为敌,可以实现和谐共生;不怕山高林深,可以还原地道药材。”说起种铁皮石斛的好处,他如数家珍。
据了解,每年4月至6月是石斛的采花期,11月至次年3月是鲜条采摘期。附近群众都可来务工,动作熟练的一天能收入四五百元。
“去年光工资就发出去400多万元。”阮建说,石斛基地随时有活干,在集中采摘期,每天需要200多个工人。
者贵村出产的石斛赢得了市场青睐。阮建介绍,鲜条干燥后加工的成品,市场价每斤7500元以上,有的产品每斤上万元还供不应求,可以说是“种下了石斛,就等于收获了黄金”。
不砍林子也变出了经济效益,石斛产业加速了当地脱贫进程。阮建说,公司采取“11023”模式,即“1户贫困户、管护10亩铁皮石斛、入股和管护2次分红,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已累计带动445户1691人脱贫增收。
按照规划,今年底贵州省石斛种植面积将达20万亩,更多群众将因此受益。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