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业科技报 阅读数:
在重庆南坪正扬大市场,每天生意最好的菜摊“菜老包”前,来来往往最多的不是买菜的市民,而是取菜的外卖小哥。近日,笔者走访市场发现,随着外卖的兴起,重庆大量传统菜摊积极“触网”,而通过外卖买菜也成为重庆市民的新潮消费方式。
今年50岁的石宗容从1994年起在南坪正扬大市场摆摊卖菜,在不足7平方米的摊位上,主要卖西红柿、辣椒、土豆等,经营状况最好的时候每天营业额近2000元。
“随着超市、小区便利店等兴起,农贸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在年轻人太忙,没空买菜,我就想着可以通过外卖,把菜送到他们家里去。”石宗容说,2015年她便开始接触外卖平台,在网上卖菜,成为这个菜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做起外卖后,由于单量越来越多,石宗容从仅销售几个品类,到如今拓展到600多个品类,包括蔬菜、生鲜、调料等。除了菜场常规的生鲜外,她还在摊位上屯了一些干货,此外还有冷鲜柜、冷冻柜等。而对于顾客需要而自己菜摊上暂时没有的菜品,她还会到市场上别的菜摊采购。
石宗容向笔者演示,在饿了么App上,点击“厨房生鲜”一栏,附近有许多家菜摊上线。在她的店铺中,则有肉类、瓜果、净菜、水果等十多个类目,数百种菜品可选。顾客网上下单后,20-30分钟就会送货上门。顾客还可以在前一天预约好自己需要的菜品,第二天一早新鲜蔬菜就送到家里了。
如今,石宗容的菜摊每天通过外卖平台能做150单左右买卖,收入有5000-6000元,占了店内总收入的八成以上。由于生意太好,她还请了家里亲戚共四个人帮忙,两个人负责在摊位接单、对单,两个人负责安排蔬菜。
随着外卖的红火,如今石宗容的菜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往进货、销售,全凭多年积累的经验,如今有了“大数据”,让她有了更精准的进货预估。在石宗容的带动下,市场里十余家摊位也开始接触外卖平台。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