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阅读数:
中国是茶的故乡。纵观世界,鲜有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广泛地热爱茶叶、种植茶叶,并随之衍生出深厚的茶文化。我国是全球*的茶叶生产与消费国,然而,千亿市场,难见品牌茶企,“有品类,无品牌”一直是困扰中国茶企*的难题。如何打破这个局面,形成中国茶叶市场具备竞争力的品牌,是整个产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不可否认,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历史上,中国茶借由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播种全球,成为世界感知中国文化的窗口和中外商旅往来沟通的媒介。如今,我国有900多个县产茶,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云南普洱、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区域特色鲜明,各有精品,茶园总面积和茶叶总产量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七万家茶厂利润不及一个立顿”的局面并没有扭转,叫得响的茶叶品牌更是凤毛麟角。即使一些品牌有一定知名度,但市占率、销售额都比较低,与立顿一年销售30多亿美元不在一个量级。我们不禁要问,作为全球*茶叶生产与消费国的中国,何时才能诞生*茶品牌?
中国茶叶市场分散,品牌占有率和集中度低,产业提质升级动力匮乏。我国茶产业长期以小农生产为主,“小散乱”状态的中国茶企难以获得资本支持,市场扩张速度缓慢。更不要说整个茶产业组织化程度弱,没有与消费者达成共识,很难创造出一个消费者信任的大品牌。对于茶品牌来说,现在亟需做好国内市场,放眼全球,重塑中国茶品牌价值。
培育和塑造中国茶品牌需要好品质。要从口味上创新,提高农残及微生物检测标准,以更健康的品质吸引客商,深加工则是创造品牌溢价的一大方向。
培育和塑造中国茶品牌要走规模化之路。要打造*茶叶品牌的培育中心,促进茶产业由传统农产品经营方式向现代商品营销模式转型升级。实现从茶园到采摘再到制作、精加工整个过程的标准化分级。
培育和塑造中国茶品牌要打好文化牌。中国茶具有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品类种类的多样性、丰富性等特点,不可能完全套用“立顿模式”。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塑造品牌过程中,要充分打好文化牌。
锻造*的茶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长期的经营、长期的宣传和推广,更需要产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中国茶的饮用讲究器皿、水、茶艺,要通过宣传品鉴中国茶,让国外消费者认可并接受我们的茶文化。还应进一步将产品质量、品牌推广、渠道建设方面的工作做得更扎实,重视技术研发,传承大师工艺,打造匠心产品,坚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茶企正在通过完善产业链布局,带动茶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努力打造中华老字号茶品牌。中国茶叶,这一古老而又极富魅力的天然健康饮品能否焕发新生,培育出本土真正的品牌巨头,我们将拭目以待。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