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陇南日报 阅读数:
提起野猪,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身浓密的黑毛、锋利的獠牙。在礼县罗坝镇吊草村,养殖户郭准备等人创办的准备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野猪300余头,年利润可达40多万元。
近日,记者走进郭准备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只见一群尖嘴巴、小耳朵、浑身褐色鬃毛的野猪仔边撒欢边嚼食,充满活力。“这是特种野猪,它们为我们合作社‘拱开’了致富门。”正在给野猪喂食的郭准备乐呵呵地说。
郭准备养殖野猪纯属偶然。2015年,在和朋友吃饭时,餐桌上一盘并不多见的野猪肉(人工饲养)引起郭准备的注意。咬上一口,其独特香醇的滋味,瞬间抓住了他的味蕾。
“养野猪肯定能赚大钱!”基于对商业的超强敏锐性,郭准备决定“试水”特种养殖。说干就干,他上网查阅大量野猪养殖的信息,了解各地市场行情,到周边地区考察。2016年1月,郭准备联合村内4户贫困户投资400万元,开启了特种养殖之路。
“野猪的活动范围大,天生好动,必须放养,这也正符合了我发展绿色养殖的想法。”郭准备说,野猪的生长周期长达一年,加之放养模式使其保证了足够的运动量,所以瘦肉率和肉质都比普通猪肉好得多,价格也就高于普通猪肉。
郭准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野猪肉零售每公斤60元,相比较普通猪肉每公斤30元的价格,效益翻了一番。按照目前的养殖规模,年利润可达40多万元。
郭准备养野猪挣了钱,每年前来养殖场参观学习的周边村民也越来越多,郭准备都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罗坝镇非常适合发展养殖。”郭准备说,希望有条件的村民都能加入合作社,一起把家乡的特种养殖业做大做强。“2018年吊草村27户贫困户入股27万元,2019年预计入股18户18万元。”郭准备说。
目前,该合作社已经有了成熟的野猪繁育、养殖技术,在逐步壮大规模的基础上,正在探索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路子。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