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村新报 阅读数:
“订完了,真给不了啦!”近日,黎圣伟接到监利县尺八镇一养殖户订购鳜鱼苗的电话,喜悦中带点无奈。
黎圣伟是洪湖市粤龙达鳜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的鳜鱼基地在大同湖管理区瓦子湾社区。眼下正在卖鱼清塘,做育苗准备。黎圣伟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还有半个月才育苗,跟往年一样,鳜鱼苗早早预售一空了。
黎圣伟育的是二次苗,当地人称其为土苗。是每年5月前后,从广东运进水花,在大同湖基地育成商品苗。他告诉记者,因为鳜鱼行情上涨,2010年前后,许多广东养殖户纷纷涌入湖北养殖鳜鱼。当时,都是从广东拉苗过来的,可是,渐渐地,他们发现,由于运输时间长、加之气候、水质差异,拉过来的苗,成活率太低,吃亏不少,便开始自己育苗,黎圣伟就是其中的一个。“我育的苗成活率高,广东苗只有30~40%,我育的苗可达70%以上。”黎圣伟介绍,在本地气候、水温条件下繁育的鱼苗,不仅成活率、适应性、整齐度高于外地苗,价格也要高些。“240尾一斤规格的,每尾1.2元,比外来苗每尾贵0.2元。”
2012年,黎圣伟就吃过一次大亏,由于气候不一样,水也偏碱,鱼苗放进去后几乎死完了,亏了近200万元。于是便从广东拉过来2车苗约十多万尾,在洪湖大沙湖农场尝试育苗,试验成功后,便于2014年在大同湖流转200亩池子从事苗种繁育。他在大同湖的繁育基地,已扩大到了800亩,苗种供应也扩展到仙桃、监利、武汉、鄂州等县市,大客户有300多户。
二次育苗成功,让他信心倍增。2015年,梨圣伟成立合作社,带领大家一起养鳜鱼。目前合作社养殖面积有2000多亩,他自己800亩鱼池育苗养鱼年收益在100万元以上,成为当地有名的“鳜鱼王”。“鳜鱼是吃麦鲮长大的,养殖麦鲮需要大面积的鱼池。”现在,来求购二次苗的养殖户越来越多,梨圣伟想继续扩繁,正在寻找更大面积的鱼池。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