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上观新闻 阅读数:
近日,上海丰庄茶城茶叶飘香,贵州茶叶来沪推介,上海黔茶中心同时揭牌成立。遵义茶中自有乾坤,小茶叶在脱贫攻坚中,可以有大作为。
我国是产茶大国,以长三角举例,名茶不少,比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尖等。不少人未必知道的是,上海对口帮扶的贵州遵义,有约50万棵百年老茶树,约200万亩翠绿的茶园,年产优质茶叶超13万吨、产值过百亿,拥有茶叶类商标836个,是贵州*的茶叶基地和中国茶叶出口最具竞争力产区。至2020年,遵义市茶叶产量将达15万吨以上,产值实现130亿元,实现中国茶业第一市的目标。
虽然是产茶大市,但遵义长期以来缺少大品牌,而上海的*优势之一,在于有丰富的市场渠道、创新能力以及优化配置国际资源能力。从这里,上海援黔干部们发现了脱贫帮扶的路径——2016年5月,上海市政府代表团访问联合利华伦敦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时提出了贵州遵义可持续茶园项目,并邀请联合利华参与到贵州的扶贫工作。2017年6月,联合利华与遵义市签订了可持续茶产业扶贫项目合作协议书。
长在深山茶园里的茶叶“傍”上了大品牌。去年5月,立顿品牌袋泡茶推出新品:“遵义红”和“遵义绿茶”。龙头大企业参与扶贫攻坚,不仅是帮忙“卖茶叶”那么简单。一批贵州的茶园得到国际环保组织“雨林联盟”的帮助,成为国际上认可的“持证”茶园。截至2019年2月,已认证茶园达2.5万亩。同时,遵义有了茶叶和植物提取物应用联合实验室与精制厂,如今市面上有了使用遵义金银花原料的牙膏。产业链延伸后,质量管理体系也跟上了,企业及供应商组织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指导小组,为当地企业提供全面的管理培训,已有超过528人次参加了培训。
更为关键的是,品牌茶叶惠及了一批贫困户。根据遵义市茶办数据,可持续茶园项目已带动7000多户农民增收。同时,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和遵义红的品牌价值均稳步提升,交易量大增。遵义的茶叶产业已带动约5.7万人贫困人口就业,助力超3万人成功脱贫。
茶叶的脱贫故事,不仅在遵义。在上海对口支援的云南,也有大批茶农的日子正红火起来。比如云南省勐海县暖和村东暖新寨,因为上海松江区给当地修了水泥路,茶叶采购商来了,在上海援滇资金的帮助下,村里茶叶初制所和高山云雾生态茶叶合作社也建起来了,好几位原本在外打工的90后年轻人,如今回寨子里帮忙炒茶,并计划开网店。与此类似,新疆喀什巴楚县的罗布麻茶和青海果洛班玛县的藏雪茶,也逐步走出“深闺”,为更多消费者所知。
茶叶之外,遵义市5个面向上海外延蔬菜基地已扩展到9个,种植面积扩大到14万亩,重点推动以菌菇、黔北麻羊等为主的“遵品入沪”,实现遵义有基地、基地有产品、产品有市场、市场有销路。另外,遵义已在上海建立了农特产农产品销售平台50个。
随着近年来脱贫攻坚任务的深入人心,上海人已经有共识,“吃到就是扶贫,买就是爱”。因此在上海一些菜市场的“精准扶贫平价菜专柜”上,来自对口支援地区的农特产品总卖得不错。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工作更需要定力。尤其一些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在脱贫摘帽后还要稳一稳、沉淀沉淀,确保经得住历史的检验。在这方面,农特产品的品牌与口碑如何长期保证,借助扶贫的“优势”畅销一段时间后,如何让“网红”产品推陈出新,产业合作的基础如何筑得更牢固?这些问题,在一场茶叶推介会之后,更需要借助市场与全社会之力,共同参与,多想办法。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