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宣城日报 阅读数: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七景村,一个占地四千多亩的水产养殖基地,在阳光的照耀下,池塘波光粼粼。记者在念念虾稻轮作专业合作社见到了“养虾达人”罗念念。自开始养殖小龙虾,罗念念的梦想就是要在家乡闯出一条致富路,带领父老乡亲发家致富。
做村里第一个“养虾人”
某年,22岁的罗念念退役回到七景村。在首都北京参军的三年,让罗念念亲身感受到了祖国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感受到家乡的落后,罗念念暗下决心,退役后要在家乡闯出一条致富路。
近年来,小龙虾火遍全国,成为当下最火的“网红”美食之一。罗念念发现周边地区像合肥、芜湖、南京等地,很多饭店都出售麻辣小龙虾,生意火爆,小龙虾价格贵,一斤要卖好几十元。要是养小龙虾的话,肯定供不应求,价格又高,这样不就有钱赚了吗?想到这,他不禁喜出望外,认定了这条致富之路。
刚开始,罗念念家里人不支持,他的父亲是老实巴交种田的农民,听到罗念念要养龙虾的想法之后,连连摇头。但不服输的性格让罗念念咬紧了牙关,“不会养,我可以学;没人买,我就到南京去卖;没有经验,我就自己摸索,我要当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养到销绝不言输
说干就干,2009年,罗念念的第一批小龙虾投苗开养,但养小龙虾远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不久,罗念念发现田边经常有鸟儿飞来,有碎龙虾壳,罗念念并没有把这些当回事,直到捕龙虾的时候,他发现捕上来的龙虾量太少,这是怎么回事?罗念念赶紧从市里请来了水产养殖专家。专家的一番话,让罗念念茅塞顿开。原来养殖小龙虾,不仅是简单的投苗投饲料就行的,要预防鸟儿吃食龙虾苗,要定期开展龙虾病害防治等等,“养龙虾的学问多着呢!”
从那以后,罗念念四处学习龙虾养殖技术。由于当地没有人养殖龙虾,经朋友介绍,他拜师沈村一位养蟹人,学习养殖方法和田间管理技术。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学习,罗念念养龙虾技术日渐成熟。养殖技术问题解决了,罗念念又担心起龙虾的销路。
罗念念找南京、合肥等地的战友帮忙打听联系市场。为了打开销路,2011年下半年,他在南京租了一个摊位,开始销售龙虾。第一年亏了十多万元,家人和朋友都劝他放弃,但不服输的他执意再干一年。第二年他的摊位渐渐有了顾客,第三年回头客越来越多,罗念念赚了十多万元。龙虾的销路打开了,就在家人为他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罗念念又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回村继续养龙虾。
虾稻共生引领扶贫新模式
在宣城市宣州区水产专家的指导下,回村的罗念念决定开展稻虾轮作模式。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2014年,罗念念的50亩稻虾轮作田,亩产值达到了2500元,每亩收入增加了近800元。周边的老百姓听说后,纷纷找到罗念念想学习稻虾轮作,罗念念均倾囊相授。在罗念念的带动下,周边养龙虾的农户达到了上百家,面积达到了5000多亩,为了更好地规范市场,推动龙虾养殖产业化、规模化,2015年,罗念念成立了宣城市念念虾稻轮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发展社员87余人,建成了4500亩的虾稻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亩产效益达1000-3000元。
在示范区的影响带动下,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了2万亩的宣城市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带动农户300户,其中贫困户200户。宣城市念念虾稻轮作专业合作社,在企业规模效益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事业,努力摸索创新虾稻共生产业扶贫新模式,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9年4月份,合作社先后与全镇200户贫困户签订了《扶贫户户贷资金入股稻虾轮作产业扶贫协议》,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此外合作社还吸收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企业务工,解决了村里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问题。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