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渔业报 阅读数:
每年4下旬到5月初,是养鱼的乡亲们最忙的时候。
因为又要开始新一季鱼苗孵化和投苗了。
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那里的渔民们早早的就忙开了。
在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鱼苗集中孵化基地,渔民杨小平正在忙着给孵化池开闸放水,为新一季的鱼苗孵化做准备。
杨小平说:“今年计划4月22号开始生产,外面定了七八千万尾苗,准备在4月29日发货。”
首批七八千万尾鱼苗订单,让杨师傅迎来今年鱼苗孵化的开门红。在他的档口,30口孵化鱼缸都已清洗干净,从幸福水库引来的净水缓缓注入缸内,等待小鱼卵的到来。
鱼卵入缸,5天以后就可游向全国各地,为渔民们带来丰厚的收入。杨小平说,他一年可以孵化八九亿尾鱼苗,收入三四十万左右。
幸福村地处长江中下游东北岸,是一个传统的小渔村,人们依水而居,如今,它却有个响亮的头衔——湖北鱼苗孵化第一村。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当地渔民为保护长江生态,开始摸索鱼苗孵化技术,结束了向长江捕捞鱼苗的历史。幸福村的党支部书记周华平说,这里的渔民户均年收入10万元。
为打造一村一品,壮大幸福村鱼苗产业品牌,2007年,村里组建了幸福鱼苗合作社,发展了4700亩水面和936套孵化缸,并不断改进孵化技术和丰富鱼苗品类。
近年来,幸福村的鱼苗行情趋于稳定,每万尾六七元钱左右。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不少外出务工的青年也返乡加入鱼苗孵化大军。
2018年,幸福村鱼苗年孵化量达到170亿尾,占全国鱼苗的4分之一,年产值突破1千万元。为进一步在全国叫响幸福鱼苗品牌,当地政府还举办渔农节,乡亲们和客商现场进行产销对接,把“小鱼苗”的产业做大做强。
从传统的养成鱼,到专业养小鱼,幸福村的乡亲们历经50多年的摸索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幸福产业。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