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致富经 >  甘肃庆阳黄土塬小伙林下养鸵鸟 带领村民致富

甘肃庆阳黄土塬小伙林下养鸵鸟 带领村民致富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数:

  夏日午后,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口,沿着狭窄的小路盘山而上,曲径通幽处,一大片葱郁的树林跃入眼帘。林间,一群体型巨大的鸵鸟有的扬起长脖子东张西望,优哉游哉撒欢奔跑。

  “鸵鸟浑身都是宝,它的皮质地柔韧、透气性好,是很好的皮革材料;羽毛可以做羽绒服和装饰品;鸵鸟肉和蛋营养价格高,在市场上很畅销……”33岁的袁博兴奋地介绍着他的“宝贝”们。

  袁博是显胜村人,原本边做铝合门窗生意,边在家里小规模养殖土鸡。“这几年,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畅销,政府‘着力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很重视种养殖业,所以考虑搞生态养殖。”于是,袁博到处寻找适合林下养殖的“宝贝”。

  费了一番功夫后,去年6月,袁博和比自己小3岁的朋友钱永旭共同投资15万元,在毛寺村流转50亩林地,建设养殖场,成立庆阳翠翔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分两批引进5000只鸡苗,同时购买了40多只种兔,进行自繁自养。

  “兔子繁殖很快,45天产一次仔,一窝有七八只,饲养2个月就能出栏,一只兔子能挣10多元。”去年年底,袁博和钱永旭两批鸡全部出栏,加上养兔子,共收入了10多万元。

  谈起养鸵鸟,袁博说,通过一档电视节目了解到,人工饲养鸵鸟效益很可观,便和钱永旭商量试养鸵鸟。袁博很快付诸行动,到陕西、河北等地的养殖场考察取经,整整花了一个月时间,在陕西学习鸵鸟养殖技术。

  今年4月份,两人投资8万多元,从河北石家庄引进28只鸵鸟进行养殖。平日里,两人分工悉心照料这批“致富鸟”。

  “鸵鸟的环境适应能力、抗疫能力很强,不易生病,比其他牲畜好养,对食物要求也不高,苜蓿、树叶、杂草、麸子等都可以用来当饲料。”袁博说,鸵鸟每天需要3斤草料、3斤精饲料。为了让鸵鸟的肉质好,羽毛光滑,产蛋率高,合作社种植了20多亩苜蓿和玉米。

  他算了一笔经济账:鸵鸟养殖22个月后开始产蛋,第一年可产50枚左右,从第三年开始,每年能产80至100枚,目前食用蛋一枚市场价是130多元,鸵鸟的寿命长达七八十年,产蛋高峰期在15-20年,鸵鸟蛋可以孵化小鸵鸟,每只能卖到600元以上,按每只鸵鸟每年孵化30只小鸵鸟计算,可收入1.8万元,除去养殖成本,养殖效益至少在1万元。

  “西北地区雨水少,环境和气候很适合鸵鸟生长,现在还没成年就有2米多高了。”袁博介绍说,有10只鸵鸟明年四五月份就进入产蛋期,预计总共能孵出200只小鸵鸟。

  “我们和外地的屠宰场达成了合作协议,销路不成问题,接下来,合作社准备新建鸵鸟养殖基地,将来每年利用生产的鸵鸟蛋进行孵化繁殖,扩大养殖规模。”袁博自信地说,自从引进鸵鸟后,陆续有人来养殖基地考察、咨询。下一步,他们将结合国家的扶贫政策,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订单养殖,向农户提供种苗,回收商品鸵鸟,让更多村民参与鸵鸟养殖,实现共同脱贫致富。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gll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