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三秦都市报 阅读数:
如期而至的小雨,让关中大地连日的酷热有所缓解。周至县富仁镇的瓜农辛刚也一扫连日来的销售难“阴霾”。
优质西瓜遭遇销售难,瓜农一筹莫展。由周至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正宗周至西瓜熟了,就等你来尝》等博文通过手机微信、美篇等方式在网上发布后,“瓜农老辛”火了,问价的、问路的、问品种的,电话一个接一个,老辛不得不又换了个新手机;周至的、咸阳的、渭南的、市民、瓜商等,开着小轿车的、骑着自行车的、市民们和游客闻讯来到地里品尝采购。这不,8日一大早,还有客商冒雨拉瓜呢。
然而,就在两天前,瓜农老辛眼看着已经成熟的西瓜要烂在地里,心都要碎了。
今年54岁的辛刚从十多岁开始就在瓜田里摸爬滚打,后来也转行改种苗木、水蜜桃、李子。今年,他在渭河沙滩地上的家庭农场,种了20亩西瓜,丰收在望。没想到,他这个老瓜农遇到了新问题:销售难!
“周至大西瓜”曾是西安乃至全省响当当的牌子。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到夏天,西安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周至大西瓜”的摊点,周至西瓜以个大、皮薄、肉饱、味甜叫响了西安城。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变化,周至西瓜渐渐淡出市场,周至当地市场都成了外地西瓜的天下。
“周至西瓜”一定要再现江湖。当年周至大西瓜之所以叫好,除了籽播育苗外,主要施的是农家肥,特别是大量的油渣。老辛说,他今年就用了4000斤油渣,200公斤发酵牛奶,还用了一些有机肥。加上使用了地膜、滴灌,人工除草,从不用除草剂,这样就几乎没有化肥农药的残留。目前市场上的西瓜基本上都是熟到七八成就采摘上市,但是老辛这20亩地的七八千颗西瓜,总共七八万斤,基本上九成熟了,有的已经开始炸裂,如果错过了采摘期,瓜就可能全部炸裂变质,大半年的工夫、2万多的投资可就白费了。
最近正是西瓜的销售旺季,这里的西瓜咋就卖不动呢?7月6日9时许,一筹莫展的老辛向周至县融媒体中心求助:“地里的西瓜熟透了,卖不动,眼看就烂在地里了。”中心带班领导随手一查天气预报,接下来的一周几乎天天有雨。
农事不等人!中心安排专人半小时后就赶到了辛刚的瓜田里。烈日下,20多亩西瓜地一派生机,可是,炸裂的西瓜随处可见,鲜红的瓜瓤像瓜农的心在淌着血。
老辛说,这里只有他一家种瓜,没有规模。还有就是位置偏,手机发个定位都是渭河对岸的武功县。为了适应市场,他种的瓜不求“大”,而是想以“质”取胜。
拍照、采访、组稿,到下午两点多,《正宗周至西瓜熟了,就等你来尝》等博文开始通过手机微信、美篇等方式在网上发布。7日上午9时许,周至县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和技术人员在老辛的瓜田里开始网络直播,通过“爱周至”官方平台宣传,为瓜农营销。县农业农村局、投资合作和经济贸易局的干部也来到地里,现场调研,为瓜农把脉支招。
“新鲜”“水饱”“有小时候的味道”“多少年没有这感觉了”,“吃瓜群众”的现场点赞,通过一个多小时的网络实时传播,“周至西瓜”火了!
多亏当地干部帮忙,西瓜抢在下雨前找到销路了。到8日下午,老辛已经卖了4万斤西瓜,地头还有卡车在装货,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市民前来“捎几个”, 价钱也由原来的五六毛钱涨到了七毛五分,老辛乐开了花。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