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甘肃农民报 阅读数:
为了解决贫困户在脱贫后增收的问题,崇信县采取效益引导、政策扶持等办法,大力鼓励和引导群众持续发展牛产业,形成了“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集聚成片带”的牛产业发展路子。
今年52岁的杨元虎是崇信木林乡东阳寨村的一名已脱贫户,他在脱贫不脱政策的激励下,坚持饲养基础母牛,出栏公牛,如今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他也依靠持之以恒发展牛产业让脱贫质量更有保障。他告诉笔者:“2014年我是贫困户,政府给我贷了5万元贷款,买了三头牛,这几年一直搞繁殖,到现在是11头牛,今年政府给我补了7头牛的基础母牛补贴14000元,后半年还准备出栏四头,还能买2万多元,能收入4万多元,现在养牛收入还可以。”
桃花岭村的养殖户梁海海2016年脱贫后,继续养殖肉牛,养了两头基础母牛,一年下两头牛犊,能卖个1万左右,加上国家补贴一头基础母牛2000元,收入就是一万多元。他相信依靠发展牛产业和两个儿子的务工,家里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今年,崇信县坚持把大力扶持牛产业发展作为贫困户脱贫后的主要增收方式,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富民产业培育扶持办法》,帮助群众修建养畜温棚,配套落实“三通一平一协调”优惠政策,对基础母牛、标准化养殖小区、玉米秸秆饲料青贮、疫病防控等给予资金补助。在牛产业发展重点示范区木林乡,帮助18个未脱贫户新增红牛养殖37头,县红牛公司与15户贫困户签订了《代养合同》,代养崇信红牛24头,年底可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截至目前,全乡牛存栏3027头,养殖小区存栏598头,分散养殖748户2429头,有3头以上养殖户321户,10头以上养殖户27户。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