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为种业撑起法治“保护伞”

为种业撑起法治“保护伞”

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

  种业监管是农业综合执法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种业监管是否有力、有效,对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种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的发布,中国种业将迎来群雄逐鹿的新局面,机遇与挑战并存,荣耀与艰辛同在。从长远来看,加强种业监管和公共服务是提高种业自主创新活力,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更是提升我国种业竞争力,推动中国种业走出去的重要保障。

  规范执法监管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近年来,我国对种业知识产权领域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保护机制不断完善,保护力度逐步加大。截至目前,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已达2.7万个,授权量近1.2万个,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品种权大国。但种业市场秩序方面仍面临突出问题,市场上白皮袋、套包袋情况依然存在,套牌行为、私繁滥制现象时有发生。

  “推动种业持续创新是现代产业发展核心任务,知识产权保护应是当前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周云龙表示,从品种创新、培育到最终的推广、应用,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监督,加强监管是推动种业持续创新的有力保障。

  种业发展的核心主体是企业,真正有实力有意愿走出去,愿意在开放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的企业,一定会重视并遵守市场规则。监管部门只有做好市场的“裁判员”,营造良好健康的营商环境,才能让更多有竞争力的企业加入“战局”,引导更多商业资本注入种业市场。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法治保障谈何创新?”周云龙强调,监管部门必须从认识上扭转以往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的违法行为,维护公平,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真正保护和激励创新,才能为现代种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之后,多数种业管理部门正面临“新人多+老人多”的现状,与此同时,当今种业发展新形势又对市场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监管的效率和效果取决于监管者的素质能力和水平,要尽快开展必要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法治素养,及时适应监管岗位的要求。”周云龙说。

  在消费升级新形势下,畜禽种业的发展已成必然。全国畜牧总站种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孙飞舟指出,我国畜禽种业监管还处于起步阶段,执法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畜禽种业监管和农作物监管区别很大,需要尽快通过系统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

  监管联动织就天网 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近年来,自新《种子法》实施以后,种业监管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监管制度和机制日趋完善。春秋两季市场抽查、苗期制种基地检查、冬季企业抽查等,全面着重关注种子质量、真实性、侵权、转基因、标签不规范、未审先推等重点违法行为,从基地源头到种子企业再到种子市场,常年例行的四大行动和六项治理已成为监管部门的工作常态,严打违法违规,为保证种业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撑起了“保护伞”。

  在监管工作中,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高效监管联动机制是种业监管滴水不漏的“法宝”。“从近几年查处的品种权侵权案件看,有一部分案件是外省违法者盗用、假冒我省种子企业的资质信息进行套牌销售。”从事种业监管20余年的甘肃省种子管理站站长常宏说,违法经营者经常置身异地甚至外省,经常使案件查处非常被动。他在一次跨省违法案件的查处过程中,迅速与相关省份取得联系,当地立即展开调查,两天时间内将案件相关信息移交甘肃省种业监管部门,案件迅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违法案件的查处过程中,上下联动与区域联动机制无疑为执法监管织就了一张“天网”,让侵权违法者无处遁形。

  通过种子生产基地新品种联合维权,有力地打击了侵权行为,保护了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改变了一些违法者“育种不如侵权”的侥幸心理,激发了甘肃省的育种创新积极性和社会资金投入力度。

  随着对种业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再加上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大大缩短了新品种进入市场前的空窗期,假劣种子违法案件数量明显减少。“随着执法监管更加高效和绿色通道的开启,侵权案件数量较3年前减少了50%,为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我国种业事业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但有些执法单位也存在“小问题不想查,大问题不敢动”的问题,对此,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市场监管处张冬晓表示,监管部门要大力纠正法律适用不当、程序履行不到位、拖拉现象严重等问题,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法制素养,为市场提供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

  种业大数据初具雏形 数字工具成监管“利器”

  随着5G时代的来临,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深化,整个社会将面临新一轮的变革。在万物互联和极低时延的信息时代,如何把数字工具在种业监管中用活用好,是种业监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种业市场品种繁多,经营网络复杂,监管任务难度大,任务重。“现代种业市场监管必须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全国农技中心种业信息与技术处王玉玺表示,数字工具将对种业市场监管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

  “目前,种业核心业务数据资源已初具雏形。”王玉玺介绍,自种业大数据平台上线后,种业公共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的推出不但为企业、育种单位申报业务提供了便利,更成为监管部门的监管“利器”。平台中,包含品种、主体、市场三条主线的21个核心业务基本已经实现了全流程的数字化。种业大数据平台统一整合品种审定和登记、生产经营许可、主体备案等公共管理服务相关信息,通过互联互通、公开共享,为种业管理提供可追溯信息。

  如何用数字工具提升监管效能?许可、备案、区试、审定、进出口等全部业务可实现“一网通办”;为监管人员、经营主体、品种、业务单证、种子等都赋予*的二维码,实行“一码通管”;通过电脑和手机直接查询权限范围的品种权历程、企业概况等全部业务信息,实现“一点通查”;可以查信息、办业务、做管理的公共服务功能平台建设实现“一站通服”,更加丰富的服务功能使监管过程逐步标准化和高效化。据统计,目前种业大数据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20万,日均访问量达11万次。

  备案是种业管理各条主线的汇聚点,是推动监管工作精准化的重要抓手。随着新版本的推出,“每个备案者都可以在30秒内完成注册,5分钟内完成主体备案,1分钟内完成一个品种的经营备案。”中园软件高级工程师邢复章说,系统方便快捷、准确并可及时反馈,通过电脑和手机均可登录操作,目前系统用户的手机端备案概率达到了68%。2018年,通过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系统备案单数量达到110万,主体超过23万,涉及作物70多种。

  据了解,为使种业监管工作更加智能化,数字种业2.0版本正在改造建设中。新版本将聚焦种业管理,立足现有工作基础,将各业务流自然产生的数据流相互融通,进一步推进板块整合,建立以品种、企业等元素为主线的数据融合,提供数据共享、决策参考和技术服务,提升种业管理与公共服务效能。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zd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