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
“天气放晴了,即使再下雨咱也有信心了,可以放心种大棚了。”8月15日一大早,在因台风“利奇马”灾害再度引起全国关注的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宋家庄村村民赵启富夫妇来到自己的大棚,为即将开始的蔬菜定植做准备。
8月10日开始降雨,8月11日凌晨大棚出现进水,8月12日下午积水排干,8月13日基本恢复正常生产……这是赵启富今年的抗灾记录。而在去年,他的大棚在水里泡了21天,整整两个月才恢复正常生产。
记者连日来在寿光采访发现,类似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利奇马”带来的降水量和过境洪水量都超过去年的情况下,寿光大棚受灾数量仅为去年的15%,农田受灾面积约为去年的1/5。而且,今年棚内进水基本一两天就能排干净,去年则长达半个多月。
从2018年来势汹汹的“温比亚”,到2019年洪流滚滚的“利奇马”,如今,寿光农民已经可以大声地说一句:这一次,我们挺住啦!
准备充分,应对迅速,农民自救效果好
8月9日,寿光菜农的手机里就收到了一条信息。这条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的《致广大群众的一封信》,提到了防洪抗灾的9个方面。其中的“备足抽水机、水带、沙袋等必要的防汛物资”,做好大棚进水防范工作,对寿光农民来说,尤为重要。
去年那场“温比亚”,寿光大棚大面积进水,水泵水带一度“千金难求”。“俺家的这4个大棚,去年大雨时,水泵买不着,棚里积水排得不及时,前面、后墙等都不同程度受损,其中一个大棚是塌了后又重建的。”稻田镇尹家村菜农杨学增提起去年就一肚子火,“这次,提前好几天就发了预警,村喇叭每天都广播防汛情况。我早早就备好了水泵水带,为怕不够用,还特意新添了两台水泵,并提前把水带铺到了离大棚很近的排水U型槽中。10号排水沟内一见水,4台水泵就同时工作,4个大棚无一受损。”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孙集街道丁家村村,该村180多个大棚除地势低的两个老棚后墙体部分坍塌外,其余大棚都及时排出积水,影响不大。村党支部书记张伟介绍,去年,村里号召居民把解决排水问题当作头等大事。凡种大棚的,两侧都要深挖沟渠。村里还把村西一条小生产路挖成排水沟,又在村后挖了一条长300米、宽近10米的大排水沟,构成生产区排水网,直通村西北角,在那挖了一个由垃圾场改造成的5米多深的蓄水池。
科学设计,整合投入,水利工程作保障
2018年“温比亚”过境时,308国道两侧满是积水。大棚里的积水无处排,附近菜农就用长距离的水带,将积水排到路上。当时救援的车辆都是涉水而过,周边老百姓日常出行也是困难重重。
8月12日下午,“利奇马”带来的暴雨暂歇,记者又一次来到这里。与去年水带遍地相比,今年308国道却是干干净净,与纪台镇相连的几条道路也无比通畅。“看见没,这盖子底下是政府新修的排水沟,顺着这条沟,积水就流进暗渠,暗渠直通弥河、丹河。”纪台镇方东村菜农张少勇一边抽水,一边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为了彻底改善大棚种植区域易涝问题,寿光科学规划,整合投入,全方位完善水利管网,“308管网工程”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重点防范区域的纪台镇,整合投入2.27亿元,规划了“四横六纵”的农田排涝体系,建设了总长度172.5公里的农田排涝管网。
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说,寿光自去年起实施的弥河、丹河等河道治理和青州、寿光、昌乐三县交界低洼易涝地区农田排涝工程等,在此次洪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技术到位,物资充足,生产恢复进程快
“今年园区排水用了多长时间?”“耽不耽误新苗的栽种?”“农业保险理赔速度快不快?”……8月12日,山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希信来到寿光市田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询问当地农户的受灾情况,并现场部署各项农业救援工作。
早在10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就成立了8个由厅领导任组长、有关处室和专家组成的巡回督查组,赴各地帮助开展农业抗灾救灾及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同时,印发玉米、花生、大豆、蔬菜、棉花、果树等灾后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全省农业部门整合手机端、大喇叭、明白纸等手段,第一时间送到受灾农民手中。
在寿光,“利奇马”刚走,无数的农业科技人员就深入田间地头,如何应对设施损毁修复,大棚如何排水,如何防治病虫害,作物倒伏后如何急救……农民遇到的这些问题,都第一时间得到了解答。
除了政府主管部门和农业技术人员,在寿光农民背后还站着无数寿光“农”字号企业。“大棚墙体受损的,可以申请保险赔付。各受灾乡镇还收到了大量企业捐助的种苗、肥料等农资,受损农户可根据需要提出申请。”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秀欣说,“寿光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作为温室大棚建造及管理模式的输出地,拥有1100多家‘农’字号企业,涵盖种子种苗、农资农机、温室工程、科技服务等各个方面,能够为受灾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