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旱生植物点绿沙区 乌兰布和沙漠生机再现(图)

旱生植物点绿沙区 乌兰布和沙漠生机再现(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国际在线 阅读数:

    7月28日消息:乌兰布和沙漠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西部。十几年前,那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沙区,严重的风沙危害影响了周边农牧民的生活生产,地区生态环境也因此变得脆弱不堪。1998年,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工作全面启动。现如今,成片的旱生植物把沙区点绿了,同时,当地积极发展沙产业,从沙地当中获取经济利益。今天,我们就带您了解一下充满生机与商机的乌兰布和沙漠。

    占地近34万公顷的乌兰布和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上世纪50年代,沙漠东缘曾建造了一条防风固沙林带,但随着林带的日渐老化,其总体防护功能减退,两侧封沙育林区被固定的沙丘再度活化,形成了40多公里的缺口。因此,近几年当地林业部门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相配套的办法,再一次加固了固沙林带。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林业局副局长马学献说:“我们在乌兰布和沙漠的东缘建设了一条长约52公里的大型防护林带,通过近10年的建设,对河套灌区和磴口县的生态和农业生产起到了屏障的作用。治沙过程中一方面是机械化治沙,一方面是人工制造沙障,人工在沙障内栽植沙生灌木,采取机械治沙和生物治沙相结合的做法,达到现在的效果。”

    中国有句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而治理沙漠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输送人力、物力的方便,磴口县采取了逐层推进的方式,先修路后育苗。慢慢的,乌兰布和沙漠里的绿色越来越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一条合理可行的治沙道路在乌兰布和得到了推广。

    马学献说:“动用大型机械把路基铸起来了,下一步就是用粘土把它踏平、压实。修路是最关键的,否则的话,物资进不来,苗进不来、人进不来、柴草进不来,什么都实施不成。所以,我们以路为中心,向两侧扩散,基本上一年推进150-200米。主路附近治住以后,在2-3公里的地方再修建辅路,以辅路为中心再向两侧推进种植治沙。这个模式是成功的,现在就是逐步推进。”

    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不时听到这样的鸟叫声。放眼望去,原来是一片清澈的湖泊吸引了大批水鸟的落户。今年3月,黄河进入凌汛期,磴口县将10万立方米的黄河水引入乌兰布和沙漠。这样一来,一方面沙漠里的植物得到了水源补给,生物物种愈发多样,另一方面也缓解了黄河下游的防洪压力。马学献说:“现在沙漠里地下水位下降的很快,里面的农耕生产和生态治理都需要打井浇水。我们就从黄河上游开了一条渠把水引到乌兰布和沙漠进行补水。把这片水放在湖泊里,水会自然扩散到周边,沙里面的含水量提高了,对植物和整个生态环境、生态链都有好处。鸟、兽都有了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你听听现在这里的鸟声,过去这里没有鸟。”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