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品种繁育 >  小麦播种须把握“六要”

小麦播种须把握“六要”

畜牧家禽网  来源:运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阅读数:

一要保证整地质量。正茬麦田要在伏耕的基础上搞好耙耱,保证小麦播种有一个好的墒情。回茬田要抓紧时间收秋藤地,秋作物收后要及早进行灭茬除草,有条件的要深翻,时间紧的可采取旋耕整地,为小麦出苗创造良好条件。对前茬为玉米的回茬麦田,要采用秸秆还田机进行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械进地二次粉碎秸秆,重耙灭茬,深耕25厘米左右,保证将秸秆埋平,达到上虚下实,不留明暗坷拉。

二要科学施用底肥。高产田及强筋小麦田要适量增氮、控磷、补钾、增微;中、低产田及中筋小麦田要稳氮、稳磷、针对性补施钾肥和微肥。一般要根据目标产量和地力水平作到氮、磷、钾配合平衡施肥。产量水平在400~500公斤的麦田,亩施农家肥3000~4000公斤,N11~13公斤、P2O56~8公斤、K2O5~6公斤;产量水平在300~400公斤的麦田,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N9~10公斤,磷肥按氮磷比1∶0.6~0.8配施,钾肥根据土壤速效钾含量针对性补施;低产水浇地及薄旱地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N6~9公斤,磷肥按氮磷比1∶1~1.2配施。此外,秋作物秸秆还田地块要趁青绿及早翻压还田,翻压时每亩应施N2~4公斤,以协调碳氮比,促进秸秆腐解。旱地地膜覆盖麦田,要随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善相应加大施肥量。其中70%氮肥用于播前结合整地一次施入,30%氮肥用于后期追施。为了确保优质麦的品质和产量,在优质麦高水肥麦田我们提倡采用氮肥后移技术。即:改常规的70%氮肥底施比例为50%,追肥比例由常规的30%增加到50%,同时将春季追肥时间后移至拔节期。

三要杜绝盲目用种。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是小麦夺取高产的前提。近年来小麦生育期极端天气频发,要严格遵循品种区划选用品种,切勿盲目引种。今年全市小麦品种区划是:平川高水肥地区以临丰615、邯6172、临远3158为主,搭配种植运9805、烟农19,积极示范推广金丰3号、临优2069、运麦218;中水肥地以烟农19、运9805为主,搭配种植临远3158、晋麦54,积极示范临优2018;旱地以运旱21―30,临旱536为主,积极示范运旱2335、运旱22―33。在生产用种上要求精选率达到100%,力争全市统供率达到80%,包衣率达到30%。

四要做到适期播种。近年来,小麦产区普遍存在播期偏早的现象,尤其是旱地麦田更为突出。由于气候变暖,冬前积温增多,小麦越冬期推迟,加之墒情好,致使小麦发生旺长,给小麦越冬造成威胁。根据我市多年播期试验结果,小麦*播期9月23日―10月10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16℃为宜。因此,要吸取这几年的教训,严格适期播种,尽量避免盲目早播,造成旺长。

五要精量、半精量播种。适宜播量是形成小麦合理群体、协调产量三要素的基础和关键,但近年来部分地区小麦播量偏大,再加上秋冬气温偏高,小麦分蘖多,造成小麦冬前旺长,过多的消耗了土壤水分和肥力,致使小麦返青困难,春季苗情由旺转弱,造成大幅度减产。根据我市多年播量试验结果,一般适期播种的麦田采用半精量播种,亩播量为6─8公斤,基本苗6─16万/亩为宜;高水肥地采用精量播种,亩播量4―5公斤。对一些优质专用小麦来讲, 播量要根据品种特性来定。对于晚播麦田,一般每晚播一天亩播量增加0.25─0.5公斤。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杜绝缺苗断垄现象,为小麦丰产奠定坚实的苗架基础。

六要搞好播前拌种。多年实践证明,搞好小麦播期拌种,可有效地控制或减轻地下害虫、麦蚜、全蚀病、白粉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据植保部门预测,2008年我市小麦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趋势,特别是麦蚜、地下害虫、叶锈病、麦田杂草、农田鼠害有偏重发生趋势。因此,麦种要选用包衣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拌种时必须考虑既治虫又防病,既要拌杀虫剂,又要拌杀菌剂。但要注意:必须先拌杀虫剂,充分堆闷后在临播前再拌杀菌剂。具体拌法:(1)用75%3911(甲拌磷)乳油150毫升兑水5公斤,拌麦种50公斤,充分拌匀堆闷12小时后播种;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兑水2―3公斤,拌麦种50公斤,拌匀后堆闷2―3小时播种。可防治地下害虫和害鼠,同时对麦蚜、红蜘蛛有很好的防效,并能预防黄矮病、丛矮病的流行。(2)用2.5%适乐时20ml加水3两拌20斤麦种;或用20%粉锈宁乳油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可防治小麦白粉病、叶锈病、条锈病等。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c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