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
一、技术简介
玉米和水稻直接影响我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目前,影响我省玉米和水稻生产的主要虫病有玉米螟、稻水象甲、二化螟、稻瘟病等。为了我省玉米、水稻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对上述虫病必须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即推广、普及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飞机防治相结合的安全控害技术,尽可能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数量和使用次数,*限度地应用物理或生物防治措施,既有效控制病虫为害,又减少化学农药对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操作要点
(一)地面综合防治
采取田内与田外、生防与化防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压低田外虫源密度、田间人工投放Bt、赤眼蜂等生物措施、田边设置杀虫灯等综合配套技术和设施,对病虫害实行安全、高效、经济控害。
1、田外防治
(1)春季采用敌敌畏、白僵菌等药剂封垛处理田外的玉米秸秆和稻草,或在秆草垛旁设置杀虫灯,诱杀越冬成虫,压低虫源基数,可减少30%虫量。
(2)在水稻移栽前或移栽后1~2天,调查稻田周围的田埂、水沟、旱地、荒地禾本科植物上及水稻边行稻株上稻水象甲成虫量,确定成虫田外聚集期。对成虫量较多的地点,用功夫或敌杀死等常规农药施药1次,综合防治效果可达到90%左右,省药、省工、省力,还可保护天敌。
2、田间防治
(1)苗期施药
在水稻移栽前10~15天,苗床浇施、撤施或喷施锐劲特、呋喃丹、阿克泰、毒死蜱等内吸性强的农药,移栽后10天对成虫和幼虫具有较强防效。其药剂使用剂量应较本田期常规用药量稍高,施药至移栽时期最好为晴好天气。此方法集中施药、省时省力、对稻田水生生物相对安全、用药量少、防治效果高。
(2)人工释放赤眼蜂
使用普通蜂卡亩放蜂3万头分三次放蜂,或长效蜂卡二次放蜂,延长赤眼蜂对玉米螟卵寄生的有效覆盖时间,实现了一、二代玉米螟连防,最终防效较高。同时,可减少玉米田农药使用量、节省用工。
(3)杀虫灯诱杀成虫
利用害虫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杀可大量压低虫源,有效控制玉米螟、二化螟、稻水象甲等害虫,且对田间天敌杀伤力较小。在田间、离大片作物边缘200米以内设置诱虫灯,选用频振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每盏灯控制面积60亩,吊挂高度略高于作物,5~9月份晴好天气夜晚开灯,并视诱杀虫量多少定期清理灯箱,适时处理残虫体。
(4)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
利用生物药剂防治水稻病虫害,具有直接杀死或拒食驱避作用,从而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选择性强、对河蟹等稻田水生生物安全,无毒副作用,解决了水田养殖(蟹、鱼)区和稻米农药残留的矛盾。
①苦参碱
苦参碱具有低毒、无残留等优点,可有效防治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显著降低幼虫发生和为害程度,可普遍用于无公害和绿色稻米生产田的稻水象甲防治。1%苦参碱SL防治稻水象甲,亩用量75ml。在施药后7天补足水或换水后放人河蟹。而在已放蟹稻田,稻水象甲为害造成20%左右损失时,苦参碱可作为应急防治措施施用,但必须避开成蟹脱壳期。
②绿僵菌
绿僵菌对稻水象甲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尤其对稻水象甲卵、幼虫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各生育期河蟹安全,作为防治稻水象甲的生物制剂,可以在养蟹稻田推广应用。27.3%绿僵菌粉粒剂使用剂量40%~60g/亩孢子粉量,效果最好。
(5)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
化学药剂仍然是目前防治突发病虫害最有效的应急手段,特别是在植保机防队统防统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规范用药,减少污染,持续控制病虫害,必须选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并在防治适期施用。在水稻田,推荐使用辛?唑乳油、阿克泰、安打等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对稻水象甲防治效果达90%以上。防治适期在稻水象甲成虫迁入稻田的高峰期为水稻移栽后5~10天,施药防治可将成虫杀死在大量产卵之前,对幼虫有间接控制作用,还可兼治苗期稻潜叶蝇等害虫。此外,灭蝇胺、抑食肼、抑太保等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稻水象甲和水稻二化螟、稻潜蝇等其他害虫防治效果良好,毒性低,对水生生物安全。
(二)飞机防治
当某种病虫在局部地区大发生或暴发时,或病虫害发生地块无法进行人工防治时,启动飞机防治方法。飞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具有防治速度快、面积大、效益高等特点,适用于作物连片种植、无障碍物的平原地区。使用“运五”飞机在风速小于3米/秒,飞行高度在10~15米间,作业速度110公里/小时,采用超低量或常量喷洒技术,喷洒药剂可选用Bt、阿维菌素、杀虫双等生物药剂及低毒化学农药。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