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奶牛寄生虫病危害奶牛和人类健康,给奶牛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防治寄生虫病是关系人畜健康和提高奶牛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定期驱虫的基本原则
不必要的药费投入和管理成本支出,不仅会导致奶牛生产成本的增加,也会对奶牛的生产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牛奶的质量指标。
奶牛由于是草食动物,饲草来源广泛,其中不可避免存在寄生虫虫卵,奶牛采食后就会感染寄生虫病,严重影响到奶牛的生产性能,甚至会导致奶牛死亡,因此,奶牛场必须坚持定期驱虫的基本原则。
诊断和监测
目前,许多奶牛场要么不进行奶牛驱虫,要么采用“定期驱虫”。绝大多数“定期驱虫”不是根据当时奶牛体内的寄生虫情况来进行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按我国行业标准,一般抗吸虫药物的废奶期为10天~60天。如果进行不必要的驱虫,不仅带来药物和人力及物力等浪费,更严重的是废弃牛奶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引发滥用药物带来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奶牛寄生虫病严重时,没有及时驱虫治疗,则不仅影响牛奶产量、奶质,甚至危害奶牛的生命。
从粪便中检查虫卵
由于许多寄生虫(吸虫、线虫、原虫)主要寄生于胃肠道,一些寄生于肝胆、血液的寄生虫也通过粪便排卵或卵囊。检测奶牛粪便中的寄生虫虫卵或卵囊,是评估寄生虫感染种类和强度最经济、可靠、可操作的首选。采集新鲜粪样进行饱和糖/盐水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寄生虫幼虫、虫卵和卵囊,通过麦克马斯特方法对虫卵和卵囊计数,计算其EPG或OPG(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或卵囊数量),甚至能找到成虫。
奶牛寄生虫虫体收集和鉴定
利用屠宰死亡和淘汰的奶牛,采用完全剖检法收集全部虫体,按常规方法处理,逐条进行鉴定,能比较系统、全面了解寄生虫种类和感染强度,准确鉴定寄生虫种类。采集血液检测寄生虫抗原或抗体
采集血液进行影响流产或危害人类健康的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等血液内寄生虫的检测;涂片染色检查附红细胞体、巴贝斯虫等。
根据诊断、调查和监测结果,确定是否有必要实施驱虫。如果应该进行驱虫,根据监测的寄生虫病种类和强度,选择相应药物实施有效的驱虫;驱虫后,及时检测奶牛粪便中的虫卵或卵囊变化,评估驱虫效果评价,并采取每年定期/不定期监测采集新鲜粪便和血液以检查虫卵和抗体等。
综合预防措施
科学、合理的奶牛寄生虫病防治,不是一个简单的喂药、驱虫工作,其防治效果主要是由奶牛寄生虫种类、药物种类和驱虫规程及奶牛特点等影响决定,但是寄生于奶牛的寄生虫种类较多,有吸虫、绦虫、线虫、原虫、体表寄生虫等。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改变不良的饲养和放牧习惯和方式,搞好管理水平,集中粪便发酵,科学合理驱虫等各种综合防治措施,消灭和控制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及其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以净化环境,防止感染。
奶牛寄生虫病的防治应当重视以下四个基本原则:进行以当地奶牛寄生虫种类、发病季节特点为基础的、有针对性的药物防治,而不是盲目用药;药物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抗药性、经济适用,以及公共卫生安全;奶牛寄生虫病的防治需要树立以预防为主,辅以治疗;在流行区域,需要改变饲养方式,切断寄生虫的生活史。
驱虫药物的选择
结合诊断和监测结果,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有效驱虫。驱虫药的选择应以高效、广谱、低毒、无残留、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为原则。
不正确的驱虫程序、药物选择给奶牛寄生虫病造成极大的隐性损失,也直接促进了驱虫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传统的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药物因为有耐药性、驱虫谱窄、弃奶期长、毒性大等缺点,已不能满足奶牛场的实际需求,因而可防、可治、广谱、安全、长效、无毒、无残留的驱虫药成为新的研发方向,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多的是奶牛专用驱虫药爱普利,普遍反映效果较好,它是国家批准的*可安全用于奶牛泌乳期的驱虫药,具有安全、无残留、无弃奶期、抗虫谱广,一次使用可同时驱杀体内外寄生虫,一次注射药效持续42天等特点。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用驱虫规程
每年春秋两季的全群驱虫,对于饲养环境较差的养殖场(户),每年在5月份~6月份增加驱虫一次。各场(户)可根据当地寄生虫感染程度和流行特点来制定*驱虫程序,并按程序长期防治。
犊牛在断奶前后必须进行保护性驱虫,防止断奶后产生的营养应激,诱导寄生虫的侵害。
母牛要在进入围产前进行驱虫,以保证母牛和犊牛免受寄生虫的侵害。
育成奶牛在配种前应当驱虫,以提高受胎率。
种公牛每年必须保持4次驱虫,以保证优良的健康状况。
新进奶牛进场后必须驱虫并隔离15天后合群。转场或转舍前必须进行驱虫,减少对新舍(场)的污染。
选择合适的驱虫时间或季节,需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和流行病学特点及药物的性能而定。对大多数蠕虫来说,在秋冬季驱虫较好。秋冬季不适于虫卵和幼虫的发育,大多数寄生虫的卵和幼虫在冬天是不能发育的,所以,秋冬季驱虫可以大大减少寄生虫对环境的污染。另外,秋冬季也可减少寄生虫借助蚊蝇昆虫进行传播。以此来保证奶牛安全过冬,免受寄生虫侵害。
总之,奶牛场应当加强基础饲养管理,做好驱虫保健工作,从而提高牛群体质,提高饲料转化率,多产奶,少得病,最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