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阅读数:
昆明青美农产品有限公司云南一家从事蔬菜基地开发、集蔬菜加工、出口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产品远销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2月21日晚8点30分,青美公司总经理唐少华按照1个月前的约定,如期赶到安龙县,参加该县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及加工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推进会。
唐少华说,1个月前,他受邀来安龙考察,觉得这里自然环境不错,适合发展蔬菜产业,考察后,与贵州金州农业开发公司基本达成协议,并约定在2月20日左右再次来安龙,就合作项目的具体事项达成共识。
贵州金州农业开发公司,是安龙县去年7月成立的一家新公司。公司总经理杨剑介绍,公司注册资金560万元,主要从事蔬菜种植。
杨剑开门见山地说,如果光建基地,不与市场对接,企业就很难立足。我们有资源优势,但在加工、物流方面比较滞后。青美有技术、管理和销售优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种模式很好。
“贵州自然条件不错,适宜蔬菜的开发。相对来说,蔬菜南下,进入深圳等市场,比云南至少缩短400公里的运输距离。我们有技术、市场优势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唐少华说。
按合作协议,安龙县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及加工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由昆明青美农产品有限公司和贵州金州农业开发公司合作建设,项目总投资9600多万元,建设期1年,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
推进会上,双方还就资金缺口、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人员支撑、加工物流中心选址、出口蔬菜检验等内容,与来自省农委、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及安龙县四大班子领导共同磋商,协调推进。
说起两家企业的联手,还不得不从一次项目考察开始。
去年8月,杨剑随安龙县委领导到昆明考察,当地农业部门推荐了青美公司。考察期间,唐少华热情地对公司设施农业等经验一一做了介绍,杨剑对集水、灌溉等现代农业设施、完善的产业链条等留下深刻印象。
去年10月,省农委分管蔬菜产业的党组成员胡红霞带队前往昆明考察,向唐少华介绍了贵州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并邀请来黔考察合作。唐少华当时*的顾虑,就是担心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得知唐少华的顾虑后,为促成双方合作,今年1月1日,安龙县委副书记罗佐臣带队再次前往青美,再次向罗少华发出邀请,并表示政府将尽*努力协调支持。
看见了安龙县政府的诚意,1月16日,唐少华来到安龙,考察后,与金州农业开发公司基本达成协议。同意在安龙建成蔬菜出口示范基地1600亩,带动农户种植3400亩,并修建一座蔬菜产品加工中心。
“原来还有一些顾虑,如税收、交通、产业链条等问题,来了后,发现这里的气候、土壤、环境和交通等优势都不错,同时有了政府的支持,信心倍增,我相信两家企业合作前景会很好!”唐少华说。
安龙县种植蔬菜条件优越,但种植规模分散,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罗佐臣说:“我们引进像青美这样的蔬菜公司,带来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市场,与本地企业联手,有利于全面提升安龙县的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安龙县出口蔬菜产业的同时,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2月21日,记者来到贵州金州农业开发公司位于安龙县德卧镇戈背——八光蔬菜示范基地,看到连体大棚林立,现代化喷灌系统、平整的机耕道等现代化农业设施已初具雏形。
杨剑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目前已投入资金800多万元。现在有了青美公司的合作,有决心、有信心做大做优蔬菜产业。下一步将通过双方合作,采取青美“公司+合作社+标准化蔬菜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从种植到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实行“工厂化管理”,全面提升蔬菜的种植效益,实现共赢。
据介绍,这个联盟项目依托安龙优越的自然条件,将建设标准化出口蔬菜技术示范基地1000亩,辐射带动5000亩;建设蔬菜加工中心一个,年加工出口蔬菜可达4万吨;建设蔬菜物流周转量为30万吨的物流中心一个。项目建设投产后,将实现年出口额8820万元。
胡红霞告诉记者,我省发展蔬菜优势独具,但存在基础设施差、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目前,最缺的就是产销组织,要靠市场主体带动农民。青美与金州公司的合作,这是外地与本土企业携手联盟共同打造蔬菜产业模式的“创新”。外来企业有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本土企业有资源、人力和土地优势,两家企业的成功合作,必将为安龙乃至我省打造蔬菜产业全面升级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
胡红霞表示,两家企业在下一步合作中,要多管齐下,边生产边建设,实现以短养长。重点以种植大户、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政府捆绑投入为引导,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增加产品附加值,高起点、高标准,把安龙蔬菜基地建设成省级示范基地,促进蔬菜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从联盟看开放意识
安龙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种植蔬菜优势明显。但存在种植规模分散,管理粗放,农民经营观念落后等问题,要实现蔬菜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无疑是一条好途径。
安龙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诚意招商办法,扩大对外开放,引进云南青美公司,促成了与本土企业联手,实现了两家企业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比翼齐飞。有了市场主体的带动,必将为开发蔬菜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蔬菜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这种开发意识和做法,值得研究和借鉴。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