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畜牧家禽 >  夏季鸡群安全管理三要点

夏季鸡群安全管理三要点

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进入夏季后气温明显升高,烈日当空,高温高湿的环境给养鸡业带来很多困难。对鸡而言,当气温达到32℃时鸡群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热应激反应:张嘴呼吸,大量饮水,食欲下降,导致抗病力减弱,产蛋率大幅度下降,小蛋、破蛋增加。长时间的热应激还会造成鸡只死亡。所以夏季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保证鸡群安全度夏。

  保证通风量

  有条件的鸡场可安装排风扇,提高舍内风速,使舍内平均气流速度达到1米/秒以上,加速舍内热量的排出,保证通风效果。没有条件的鸡场可扩大鸡舍门窗、屋顶天窗,充分利用自然风降温。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通是防止发生闷死鸡的关键。

  装湿帘通风装置以利降温。湿帘通风比一般风机通风可降低舍温3℃~5℃,没有条件的可通过定期喷水来给鸡体降温。

  把鸡舍外墙粉刷成白色可反射一部分阳光,减少热量的吸收。可沿外墙种植爬墙虎等植物。

  减少鸡群的密度。减少鸡舍中的鸡数,即可减少鸡体所产热量。对层叠式饲养要适当减少上层鸡只数量。

  强化卫生管理

  鸡舍按时清粪,可1周清粪3次,自动刮粪的可每天清粪2次。改变舍内环境,对提高生产水平有明显效果。

  减少热应激,保证鸡群健康。不断水、断料,保证光照强度、通风,换料要有1周过渡时间。做好鸡舍内晚上的巡逻工作,不能闷死鸡。

  搞好环境卫生。养鸡场应始终把搞好环境卫生放在首位。要采取一切措施为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鸡群的健康。坚持每天带鸡消毒1次。消毒是杀死鸡舍细菌与病毒的重要手段,是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鸡群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消毒一来可以降温,二来可以降低鸡舍空气中的粉尘、氨气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消毒药要2种~3种轮流使用,不能只用1种。要现配现用,不能放置时间太长。消毒要彻底,不留死角。

  除搞好鸡舍的消毒外,鸡场场区也应每天消毒1次,2种~3种消毒药轮流使用。鸡场要特别重视进出车辆及人员的消毒。

  有效消毒的前提是搞好环境卫生,在鸡粪上消毒是无效的。鸡毛、鸡粪、死鸡不能随便乱扔,要放在指定地点,及时做无害化处理。

  夏季要注意水线内的消毒。夏季气温高,病菌滋生繁殖较快。病从口入,要重视饮用水的消毒。可1周水线内消毒1次。

  提供给鸡群高质量的新鲜饲料。在高温、高湿季节鸡群给料要少喂勤添,防止发霉变质。可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早晨给料,或在晚上11点~12点增加饲喂时间1小时,可以弥补白天采食不足造成的影响。要特别注意发霉的饲料绝对不能喂鸡。

  调整饲料配方。可在饲料中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特别是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在特别高热期间或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可在饮水中添加小苏打,可明显减轻因呼吸过快而发生的呼吸性碱中毒;饲料中可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热应激缓冲剂。此外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中草药来缓解或治疗热应激。

  防病促产

  增加能量,确保产蛋率。很多养殖户朋友都面临一个问题,热天过去了,采食量上来了,但是产蛋率却开始下滑。主要原因是因为前期天热采食量降低,导致能量偏低,而能量是决定产蛋率,采食量的根本。增加能量的措施:在饲料里添加豆油,一般添加量为1%,加少了不起作用,多了易导致拉稀,而且价位偏高。为了降低成本,防止拉稀或者不起作用的情况出现,可选用美国进口的一种金牌能量添加剂“和美酵素”(每袋500千克料),本产品1袋可替代10千克~15千克豆油,而且其产品内添加了甘露寡糖,可促进肠道的吸收利用率。

  补充维生素,确保产蛋率。把5%的预混料添加6%,同时在饮水中添加不含任何载体的纯维生素———“维岐丽宝”,每袋兑水300升。

  预防鸡群肠炎。由于饮水量增加,排尿量增加,粪便稀,超过7天肠黏膜就开始脱落,饲料转化率就降低了。为了防止此种情况的产生,可在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益酶丽维”,正常添加量为2‰。改善肠道菌群,增加饲料转化率,改善蛋壳品质。也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纯中药制剂“百草肠清”,每袋500千克饲料,预防肠炎大肠杆菌。

  预防新母鸡病。新母鸡病是本季节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其预防措施是:晚上11点到12点开灯1小时。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酸性制剂“冰鸡灵”,预防治疗本病。

  预防鸡痘。在鸡舍内点蚊香,鸡舍外面清除杂草,喷洒农药杀灭蚊虫。按照防疫程序做好鸡痘苗的预防,同时在饲料里添加纯中药制剂“痘康”,每袋料500千克,预防本病。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cxj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