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标准 >  罗非鱼池塘、网箱养殖技术规范

罗非鱼池塘、网箱养殖技术规范

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罗非鱼类养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和繁殖,苗种培育和商品鱼饲养技术及越冬保种, 以及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技术。

本标准适于北京地区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奥杂交罗非鱼和红罗非鱼等的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6 淡水网箱养鱼通用技术要求

SC/T 1025 尼罗罗非鱼配合饲料营养标准

3 环境条件

3.1 水源

水源水质要符合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水量充足,能随时根据鱼种的生长及水质变化加注新水, 调节水位和水质。

3.2 鱼池条件

3.2.1 面积和水深

苗种池面积1334m2~2668m2,水深1.5m~2m;商品鱼池面积1334m2~6670m2,水深2m~3m。

3.2.2 土质

以壤土为好,粘土次之。土质采用保水措施,淤泥厚度小于20cm。

3.3 池塘清整

苗种下塘前半个月左右,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kg左右。

4 亲鱼

4.1 来源:

—— 从国外原产地直接引进的亲鱼或苗种所育成的亲鱼,并需经有关部门鉴定认可。

—— 持有国家有关部门发放的原(良)种生产许可证的原(良)种场生产的苗种,经专门培育成亲鱼。

4.2 亲鱼标准

雌鱼亲鱼体重在0.25kg/尾以上,雄鱼体重在0.5kg/尾以上。

4.3 雌雄鉴别

雌鱼具有三个孔,即前面为肛门,中间为生殖孔,后面为泌尿孔;雄鱼仅有二个孔,前面为肛门, 后面为泄殖孔。

4.4 亲鱼培育

4.4.1 放养和放养密度

产前雌雄亲鱼必须分开单独培育,池塘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可将室内越冬的亲鱼按雌雄分别放

养。亲鱼放养时要用3%~5%盐水浸洗消毒10min左右。一般每667m2(每亩)水面放养600尾~1500尾。

4.4.2 饲养管理

投喂配合饲料,每天投喂3次~4次,日投饵率为3%~5%。每天注意巡塘,观察亲鱼吃食和活动情

况。

4.5 亲鱼配组

雌雄亲鱼配组比例为3:1~4:1,一般每667m2水面配组数量为500尾~1000尾左右。

4.6 鱼苗捕捞

亲鱼配组后,一般10d~20d左右即可见到鱼苗,这时便可以捞苗。一般用密眼网全池捕捞,也可用 密抄网捞取。将鱼苗移至鱼种池进行培育。

5 鱼种培育

5.1 池塘施肥、注水

鱼苗下塘前一个星期左右,鱼种培育池每667m2施发酵过的有机肥100kg~150kg,培育浮游动物。 将池水加深至80cm左右。

5.2 鱼苗放养

池塘水温必须稳定在22℃以上,鱼苗方可下塘。放养密度根据所要求的出塘规格而定,一般每667m2 放养2万尾~10万尾。

5.3 日常管理

在鱼苗下塘后,先投喂豆浆,5d~10d后投喂粉状饲料、破碎鱼种料。每天投喂4次~6次,日投饵 率为6%~12%。投喂量的多少,要以大部分鱼吃饱为准。培育期间,注意要及时加注新水,逐步提高 水位,保证水质的清新。

6 商品鱼养殖

6.1 池塘养殖

6.1.1 鱼种放养规格和密度

鱼种规格应在30g/尾以上,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投放。放养密度根据鱼种规格来定,一般亩放2000 尾~4000尾左右。

6.1.2 日常管理

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日投饵率为鱼总体重量的3%~6%,每天投喂4次~6次。注意水质的管理。

每667m2水面按0.3kw标准配备增氧机。根据天气情况每天中午后或夜间各开增氧机一次,每次2h~3h。

6.1.3 捕捞

按商品鱼出塘规格确定捕捞时间。当水温降至18℃左右时,所有商品鱼均需捕完。

6.2 网箱养殖

6.2.1 网箱规格、设置

按SC/T 1006规定执行。

6.2.2 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

放养规格应在50 g/尾以上。根据鱼种规格、所要求商品鱼的上市规格和网箱养殖水域情况,以及 溶氧条件来确定放养密度,一般为150 尾/m3~250 尾/m3左右。鱼种放入网箱时,要用3%~5%盐水浸 洗消毒10min左右。

6.2.3 投喂投喂膨化饲料为好,投喂量根据水温、溶氧等情况决定,一般日投饵率为鱼体总重量的3%~6%左 右,每天投喂3次~5次。

7 越冬

7.1 越冬方式

鱼池建在玻璃温房或塑料大棚内,加温保暖越冬。也可利用热源进行室外流水保温越冬。

7.2 越冬池

越冬池为水泥池或土池,靠近水源,避风向阳。室内池面积10m2~50m2,池深1.5m;室外池面积100m2

以上,水深1.5m~2.0m。鱼入池前,应清理池底污物,并用符合环保要求的药物消毒池壁和池底。

7.3 越冬时间

秋季室外水温降至18℃前鱼移入越冬池,春末室外水温回升并稳定在20℃以上时,鱼方可移出越冬

池。

7.4 越冬鱼的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体形匀称、无病无伤、体型饱满的个体。清塘的鱼一律不得入越冬池。放养密度 一般为每立方米2kg~8kg。

7.5 日常管理

7.5.1 消毒

按前规定执行3.3条。

7.5.2 池水调节

水温保持在20℃以上,根据水质变化,应定期换水或补充新水。池水溶解氧保持在3mg/L以上。

7.5.3 投喂

投喂膨化饲料,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1%左右。每天投喂两次。

8 饲料要求

饲料应符合NY 5072,配合饲料营养要求应符合SC/T 1025的规定。 9 鱼病防治

9.1 防治

严格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鱼苗、鱼种入塘(箱)前,严格进行消毒;高温季节,饲料中按每 千克鱼每日拌入5g大蒜头或0.47g大蒜素,连喂6天,同时加入适量食盐;死鱼要及时捞出,埋入土中; 病鱼池(网箱)中使用过的工具要浸洗消毒,,病鱼池水未经消毒不得随意排放。

9.2 常见鱼病及防治

9.2.1 对常见鱼病进行防治时,鱼药的使用和休药期应按 NY 5071 的要求执行。

9.2.2 浸浴后药物残液不得倒入养殖水体。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qf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