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畜牧家禽 >  2011年猪病发展趋势和预防措施

2011年猪病发展趋势和预防措施

畜牧家禽网  来源:山东科技报 阅读数:

  根据2010年疾病发生率的总结分析,2011年猪年初、年末少不了口蹄疫及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因养殖户对保健和防疫的认识逐渐加强,口蹄疫应以散发形式为主;夏秋季蓝耳病混合感染引起的高热病还会发生,但是为散发性还是爆发性,暂时难以预测。不管怎样,养殖户必须加强卫生防疫消毒管理,有计划地做好药物保健和疫苗免疫。从2010年来看,在疫苗的使用方面,大型猪场更多接种进口蓝耳病疫苗,小型猪场则较多选择国产疫苗。所以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多种疫苗的使用而致使免疫抑制现象加剧,免疫抑制加剧而致病原入侵,加之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猪群的自身免疫力大大下降,免疫抑制现象有增无减,表现出猪瘟抗体水平波动,规律性差,这是整个养殖行业今后面临的威胁。

  一、2010年猪病发病情况分析

  纵观2010年发病情况,母猪和育肥猪的发病和死亡率加剧,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和多系统衰竭征依然是我国养猪业的棘手问题,以前保育猪30~40千克多发呼吸道疾病,但2010年却表现为母猪和育肥猪的发病和死亡率上升,综合分析还是蓝耳病毒、圆环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所致,这些病毒和细菌的多重组合大大增加了对猪群的危害程度,这种趋势很有可能在2011年继续。蓝耳病、高热病临床症状非典型,表现为生长缓慢。这多半是由于发热性传染病导致消化道病变、胃部溃疡,再加上药物滥用引起的中毒所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发情率高,发情配不上,奶水不足,断奶体重偏小,弱仔增多。从以往来看,只要保育结束,中大猪要相对好养,可2010年中大猪30~60千克有患病现象,死淘率超过10%,更有甚者发病率高达90%,死亡率达50%都有。仔猪衰竭综合征及死亡增多,管理差的场更高。每窝都有几头,经济效益严重受损。

  2010年二三月份,广州、甘肃等地发生生猪口蹄溃烂情况,从9月份到现在陆续在全国各地或零散或大面积出现;临床表现为厌食、烂蹄、烂嘴、走路跛脚、蹄壳脱落等特征,继发心肌炎的现象稍微比以往好些。

  二、2011年猪病预测

  总体来讲,2011年爆发猪重大疫病可能性应该不会很大,但由于免疫力低下、感染压力加大、免疫容量降低、多种疫病的疫源污染比较严重,疫病总体的防控形势还是不容乐观。

  自2006年5月“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大流行到现在的“稍缓和的更普遍流行”阶段,一直没有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到目前为止,猪的“高热病综合征”在个别地区仍有流行加重的趋势;蓝耳病、圆环病毒疫苗和新型的提升免疫制剂可以解决一部分,但基于此病毒的特殊性,它在养猪业的危害性不可小视。

  临床上以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病毒与细菌、病毒或细菌与霉菌毒素中毒等混合(多重)感染多见,其中又以蓝耳+圆环+细菌混合感染最为突出,使治疗难度有可能进一步增大。疫苗问题、免疫程序问题、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的蓝耳病、圆环病毒II型感染等的普遍存在,再加上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无论使用哪种猪瘟疫苗接种,免疫失败出现的几率增多,免疫失败猪群极易遭受野外强毒的攻击,引发疫情。猪瘟疫源在短期内仍难以控制,隐性带毒猪和免疫空白猪的同时存在,均有可能出现散发性疫情。

  随着病毒性疫病发病率的增加,并发或继发细菌性感染的发病率将居高不下,尤其是要重点关注链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4种主要病原菌的发生和流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衣原体、细小病毒、伪狂犬病、乙型脑炎感染和繁殖障碍性猪瘟的发生,依然会普遍存在。如果出现特殊气候,如高热、阴雨和闷热天气,极有可能催生其他新的疾病。

  三、疾病控制思路

  1.做好基础免疫

  可根据养殖场发病情况进行合理的疫苗预防注射,如猪瘟、伪狂犬。猪瘟主要应用细胞苗,没必要用组织苗。伪狂犬主要考虑毒力基因TK和不同非必需糖蛋白基因的基因缺失苗。

  2.改善环境

  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包括配套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软环境包括企业氛围、人才支撑等方面。在对待环境问题上,更要重视软环境的优化。

  3.建立和实施生物安全策略

  从2010年的猪发病情形看,需要制定一个高级别水平的生物安全方案。确立所有控制目标和标准管理、生产流程、消毒卫生体系和程序化操作。主要有六控:猪、人、车、虫鼠、料、环境。

  4.以养为主

  病是防不胜防,真正的“灵丹妙药”在猪身体内,要利用科学合理的保健措施调理猪只本身免疫机能,提高猪只非特异性免疫力来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hd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