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药网 阅读数: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最主要的病病害之一,属细菌性病害。可侵染叶片、叶柄、茎及瓜条,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和半圆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叶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见水渍状圆形褪绿斑点,稍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外绕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干裂,形成穿孔(孔洞).茎和瓜条上的病斑溃烂,瓜条蒂部受害,甚至烂到种子上,有臭味,干燥后呈乳白色,并留有裂痕。
发生规律:
此病由细菌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侵染引起。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带菌种子越冬,为翌年初次侵染菌源。种子上的病菌在种皮和种子内部可存活1~2年,播种后直接侵染子叶,病菌在细胞间繁殖,借雨水反溅、棚顶水珠下落、昆虫等传播蔓延,从寄主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经7~10天潜育后出现病斑,潮湿时产生菌脓。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适温在18~28℃,相对湿度80%以上,黄瓜最易感病生育期是开花座果期至采收盛期,长江流域黄瓜角斑病发病盛期在4~6月和9~11月。
防治技术要点如下:
1、选用抗痛品种 如津春4号,津研4号,中甘11号,新泰密刺等抗病品种。
2、漫种消毒 用50度的温水浸种20分钟,然后捞出放在凉水中浸4-6小时,再催芽播种;也可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浸种2小时,清水冲洗后催芽播种,均可起到对种子消毒作用。
3、无病土育苗及高畦覆膜 采用大田土育苗最好,以保证苗期不带苗,同时定植时以高畦覆盖地膜为好。
4、实行轮作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大大减少土壤中的病菌,角斑病危害轻。
5、药剂坊沽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冶。可选用下列药剂: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蔽;50%DT杀菌剂8oo倍液;60% 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绿得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7%悬浮剂400倍液,进行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交替用药防治。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