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阅读数:
1.培育设施及消毒处理
(1)培育设施
幼体培育多采用水泥池或水槽,室内、室外皆可,但若为室内池,屋顶需用透明材料(如玻璃或玻璃钢瓦等)。水泥池或水槽的容积为20~60立方米,水深1.0~1.5米为宜。形状以长方形为好。水池应设有进排水、滤水、充气等装置,并视当地水温情况,决定是否附设增温设施。池底要有较大的坡度,一般1.5%~3.0%,排水底阀应足够大,直径一般在100~150毫米,以利蟹苗出池。有的地区也曾用土池进行幼体培育,有的培养到溞状末期,即以灯光诱捕的方法,移入水泥池,继续完成大眼幼体的培育。也可以专建锯缘青蟹育苗池,因青亲蟹产卵批量小,专建的育苗池以10立方米以内的小池为宜。
除幼体培育池外,还应设有一定比例的单胞藻培养池、轮虫培养池、卤虫孵化池等,4种池子水体的比例大致为1:0.2:0.1:0.1。最好设有预热池,幼体培育池与预热池水体比为5:1,以保证换水温度所需。
(2)消毒与处理
消毒包括育苗池、育苗用水的消毒和清理。凡新建的水泥池,因碱性很强,会影响幼体发育,需用水浸泡1个月左右。若时间紧张,则采取加少量工业盐酸的方法,可缩短浸泡时间。水泥池在育苗前应用每立方水体加20克的高锰酸钾洗刷池底和池壁。
病害对幼体培育的影响很大。海水中的病菌、寄生虫及幼鱼虾都对幼体构成危害。因此,育苗用水必须进行处理。较为简便的是用滤网过滤,可除去部分敌害生物。
2.培育用水的准备及调控
自然海水要经二级沉淀、沙滤后,再用100~200目筛绢网袋过滤,方可注入培育池。池水开始不要注满,一般为育苗池的2/3体积即可。
培育池注水后,应根据生产需要适时加入EDTA钠盐3~5克/立方米水体,并接种单细胞藻类,金藻、硅藻、扁藻等种类均可,并将池水调至幼体培育适宜的水质指标范围待用。
3.幼体的选育及布池
为了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减少污染,选择健康幼体进行培育是生产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具体方法是:刚孵出膜的幼体,在停止充气的情况下,由于幼体的趋光性强,健康幼体会集群于水的表层和上层。这时,可用塑料桶、塑料勺或圆底筛绢网袋将表层和上层幼体收集,放入幼体培育池培育。也可用虹吸方法收集:溞状幼体I期入池的密度约为2万~5万尾/立方米水体。若不经选优,布池密度可增大。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