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阅读数:
此病病原为蟹栖拟阿脑虫。虫体呈葵花子型,前端尖,后端钝圆。虫体大小平均为46.9微米×14微米,最宽在后1/3处。虫体大小与营养有密切关系。全身具11~12条纤毛线,多数略呈螺旋行排列,具均匀一致的纤毛。身体后端正中有一条较长的尾毛。体内后端靠近尾毛的基部有1个伸缩泡。身体前端腹面有1个与体形略相似的胞口。蛋白银染色的标本可看到口内有3片小膜,口右边有1条口侧膜。大核椭圆形,位于体中部。小核球形,位于大核左下方,或嵌入大核内。繁殖方法为二分裂和接合生殖。
拟阿脑虫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但不耐高温,生活的水温范围为0~25℃,生长繁殖的最适水温为10℃左右;生长繁殖的盐度范围为6‰~50‰,pH为5~11。
拟阿脑虫最初是从伤口侵入蟹体内的,到达血淋巴后,迅速大量繁殖,并随着血淋巴的循环,到达身体各器官组织。在疾病的晚期,血淋巴中充满了大量虫体,使血淋巴呈浑浊的淡白色,失去凝固性,血细胞几乎被虫体吞噬。虫体进入到鳃或其他器官组织后,因虫体在其中不停地钻动,使鳃及其他组织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最终造成锯缘青蟹的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对感染初期的锯缘青蟹,主要从伤口刮取溃烂的组织在显微镜下找到虫体来诊断。在感染的中后期,虫体已钻入了血淋巴,并大量繁殖,布满全身各个器官组织内。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的拟阿脑虫在血淋巴及其他组织中游动。
预防措施是,锯缘青蟹用淡水或甲醛溶液300毫升/升浸泡3~5分钟,严防锯缘青蟹受伤,投喂鲜饵并经消毒处理,用水应严格过滤,发现病蟹立即捞出,防止虫体从死蟹内逸出,扩大污染。
治疗方法
在患病初期,即虫体仅存在于伤口浅处时尚可治愈;当虫体已进入血淋巴中大量繁殖时,则无有效治疗方法。用淡水浸泡3~5分钟;甲醛全池泼洒,使池水中甲醛溶液浓度为25毫升/升,12小时后换水。
在育肥、越冬或亲蟹培育期间发现拟阿脑虫后,快速将培育水温提升至25℃以上可以很好地控制拟阿脑虫的感染。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