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标准 >  浅谈中药材中药饮片及标准

浅谈中药材中药饮片及标准

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1 中药材及中药材标准

  1.1 中药材概念 中药材系指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用部分的采收、捕获或开采后,经产地加工(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中药材可作为中药饮片的原料,但不能直接用于配方煎汤服用,也不能直接投料生产中成药。地道药材是优质纯正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 历史 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及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1.1.1 特定的产地和种植 如东北的野山参,甘肃的当归、大黄,内蒙古的黄芪,浙江的白术、麦门冬、莪术,四川的贝母,新疆的紫草,河北的西陵知母,承德的黄芩、金莲花,安国的紫菀等。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紫草为新疆紫草(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 Johnst、紫草(硬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干燥的根,实际上三者在质量上是有区别的。从紫草萘醌色素含量看,产于新疆、西藏的软紫草为6.30%,内蒙紫草为2.7%,产于华北、东北的硬紫草为1.79%[1]。抑菌实验发现软紫草抑菌种类多、强度大,内蒙紫草次之,硬紫草再次之[1]。品种质地的不同直接 影响 到饮片的质量和临床药效,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紫草的来源删掉了硬紫草。

  1.1.2 采收季节 中药材品质的好坏与中药的采收及加工得当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地道药材应按传统 方法 进行加工,如有变动,应提供充分的试验数据。药材采收期对饮片质量影响重大,中药材大部分为植物、动物,少数为矿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动物体内的积累又有动态变化,所以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会对中药材的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中药饮片质量,故药材的采收时机很重要。例如甘草中的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通过含量测定证明,甘草甜素的含量在生长期为6.5%,开花前期为10.0%,开花盛期为4.5%,生长末期为3.5%,故甘草在开花前期采收最为适宜[2]。

  1.1.3 产地加工(初加工) 指从药用部位采收、捕获或开采到形成商品药材的过程,一般不包括中药炮制。中药材除少数要求鲜用,如生姜、鲜石斛、鲜芦根等,绝大多数需在所产地进行加工。

  1.1.3.1 纯净药材 即去掉非药用部位与杂质等。如徐长卿药用根,顶端带有残茎约2 cm;大蓟药用地上部分,不得带根及根茎,因为大蓟凉血止血,大蓟根疗痈肿,水煎剂或醇浸液有降压作用,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中大蓟项下去掉大蓟根;麻黄地上部分发汗,麻黄根止汗;款冬花除去花梗及泥沙;谷精草为带花茎的头状花序,不得带根及叶。

  1.1.3.2 干燥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来源项下规定加工炮制,使其干燥,便于包装、运输和贮藏。①一些较大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往往要趁新鲜时切成片或块状,利于干燥。饮片一般厚度:鸡血藤0.3~1 cm,土茯苓1~5 mm,绵萆2~5 mm,佛手2~4 mm[3]。②将鲜药材在蒸汽或热水中加热处理,使蛋白质变性以杀死细胞及酶,使淀粉糊化而增加药材的角质性、透明状,便于干燥。如蜂房晒干或略煮;桑螵蛸蒸至虫卵死后干燥;水蛭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天麻蒸透,低温干燥;黄精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晒干。③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需堆闷起来发热或微煮,蒸后堆闷起来发热,使其变软、变色,增加香味,并可达到内外干燥一致。玄参晒烘半干,堆放3~6日,反复数次至干;乌梅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厚朴根皮(根朴)及枝皮直接阴干,将厚朴这种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干燥;续断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

  1.1.3.3 增加安全性 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刺激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泥附子可加工成盐附子、黑顺片和白附片。

  1.1.4 地道药材 优质药材的代名词,地道药材按我国地域、地形、地貌的 自然 特点分川药、广药、云药、贵药、关药、北药、秦药、怀药、淮药、浙药、南药、海药等。河北省地道药材:黄芩、柴胡(北柴胡)、漏芦、白芷、板蓝根、北沙参、防风、知母、紫菀、山药、苍术、藁本(辽藁本)、葛根、天花粉、玉竹、远志、拳参、桔梗、黄精、土木香、酸枣仁、苦杏仁、白花菜子、蒲公英、大青叶、款冬花、金莲花、菊花、地骨皮、代赭石、五灵脂、全蝎等[3]。

  1.2 中药材标准

  1.2.1 国家中药材标准收载药材及中药饮片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551种;②《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1册(1992年版)101种;③《进口药材质量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版)43种;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维药标准》(1998年版)115种;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藏药标准》第1册(1995年版)135种;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蒙药标准》(1998年版)57种;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214种。共计1 216种。

  1.2.2 省市中药材标准(38部册)[4] 《四川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155种、《四川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增补72种;《云南省药品标准》(1996年版)197种;《贵州省中药材标准》(2003年版)420种;《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156种;《广西中药材标准》(1996年版)118种;《辽宁省药品标准》(1980年版)26种;《吉林省药品标准》(1977年版)56种;《江苏省中药材标准》(1989年版)112种;《江西省中药材标准》(1996年版)86种;《宁夏中药材标准》(1993年版)44种;《新疆药品标准》(1980年版)528种;《北京市中药材标准》(1998年版)127种;《藏药标准》(1979年版)174种;《湖南省中药材标准》(1993年版)148种;《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1册(2004年版)119种;《黑龙江省中药材标准》(2001年版)74种;《河南省中药材标准》(1991年版)50种;《河南省中药材标准》(1993年版)64种等。共收载中药材约4 000余种。

  2 中药饮片概念及中药饮片标准

  2.1 中药饮片概念 指在中医药 理论 指导下,按照传统加工 方法 ,将中药材经净制、切制、炮制,制成一定规格,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的制成品。

  2.2 中药饮片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中药饮片的药品生产质量规范(GMP)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2.2.1 国家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554种。

  2.2.2 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河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3年版)181种;《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年版)736种;《黑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91年版)682种;《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94年版)894种;《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710种;《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年版)658种;《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99年版)精制饮片157种等。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jm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