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合作社动态 >  浙闽边境两乡共种一根竹 庆元建起跨省合作社

浙闽边境两乡共种一根竹 庆元建起跨省合作社

畜牧家禽网  来源:浙江日报 阅读数:

  记者来到福建省政和县岭腰乡通往庆元县安南乡小安林场的竹林便道上,只见满载竹材和春笋的拖拉机在竹林里穿梭。不一会儿,竹子就到了安南乡的安泰笋竹产销合作社工厂里。

  这条5公里长的竹林便道,就是把庆元与政和紧紧连成一线,带领两地竹农走向致富的“快车道”。

  开车的师傅罗兴达是福建省政和县人,也是安南乡安泰笋竹产销合作社的社员之一。他高兴地对记者说,在竹林便道上运竹材,感觉比在城里开车还要通畅。

  免费为一山之隔的福建岭腰乡竹农修竹林便道,就是庆元安南乡成立跨省合作社后出现的新事之一。

  安南乡和福建岭腰乡毗邻,都是“毛竹之乡”,连绵20来公里的庵头山上,北边是庆元的竹林,南面是福建的竹山。一直以来,因山林水面权属、坟地庙宇纠纷、风俗习惯等因素,这块边境地成了矛盾的“多发地”。

  如何化解边界的历史矛盾?顺应安南乡竹制品产业迅速发展、供应不足的形势,2008年,安泰笋竹专业合作社提出将福建的20多户竹农吸收为合作社成员,得到安南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从此,两地农民合作共赢的新事层出不穷。

  两省村民同卖“一根笋”,互相压价的事没有了,两地村民收入节节攀高。

  吴水土是第一批尝到加入合作社好处的福建农民。“刚刚加入合作社的第二天,社里派人上门来收购,第一筐冬笋就卖出了每公斤16元的最高价,仅两个月时间,冬笋净收入2万元。”吴水土说,“毛竹价格从前几年的每根几元钱卖到了16元。2010年,我家20多亩竹林一年收入达10多万元。这么高的收入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两省村民共种“一根竹”,技术共享,偷竹的事情再也没发生过。

  “先在地皮上盖上一层谷壳,再盖上一层稻草,种的毛竹又粗又壮,而且冬笋提前两个月上市,亩产效益可以提高5倍。”3月底,在安南乡500多亩的毛竹覆盖新技术示范基地,合作社的吴承林正为20多位岭腰乡的竹农进行技术指导。

  “以前,看到邻村的毛竹种得好,我们就去偷毛竹,看到我们村出的笋大,邻村的越过边界来偷笋,经常打架。”岭腰乡竹农陈华平说,“现在,大家都在一个合作社,有什么新技术、新模式,我们能第一时间接受合作社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大家的竹子都种得好。”

  为了方便福建竹农运输毛竹材料,去年,安南乡还新建了通往福建外楼村、前溪村、黄处林的三条竹林便道,共10多公里。

  “有了竹林道路后,不用人工背竹了,收下来的毛竹半个小时就可以运到合作社。纯利润从三四元一下子就升至10多元。”吴水土说。这一举措,为岭腰乡竹农每年省下二十多万元的人工开支。

  如今,两地农民还在茶叶、锥栗等高山农产品上进行合作。目前,合作社拥有毛竹基地6100亩,其中政和县岭腰乡毛竹基地2400亩,大大带动两地农民增收。

  最令庆元安南乡党委书记吴向东高兴的是共同致富带来和谐边界。成立跨省合作社后,两省的邻村从原来的矛盾纠纷是非地变成了联心地。“偷竹、偷笋、打架斗殴的事情少了,两边的农民每年还举办一次边界联欢会,共建平安村哩。”吴向东说。

  菊隆中心派出所所长陈剑荣介绍,2008年至今,安南乡的边界实现了零纠纷,连续三年实现了“六无”,即无因跨界纠纷而引起的群体性械斗、无集体上访、无民转刑案件、无非正常死亡、无矛盾上交、无因调处不力而引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l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