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金农网 阅读数:
玉米螟在棉花上的发生特点是什么?怎样防治? (1)玉米螟在棉花上的发生特点: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春玉米面积大量减少,麦棉套种面积逐年增加,甚至有的地方麦棉套种面种已占棉田面积的70%,第一代玉米螟幼虫主要寄主随之由以春玉米为主向棉田转移。第一代玉米螟在麦套棉田危害日趋严重,一般被害株率为10~20%,重者达50%以上。 玉米螟越冬成虫6月上旬出现,产卵在棉花叶背面,幼虫孵化后直接危害棉株的茎秆和嫩尖,呈点状小孔。3龄幼虫开始蛀茎危害,先在嫩头下或上部叶片的叶柄基部形成挂叶,自赘芽处蛀入,使嫩头或叶片凋萎。叶片枯死后幼虫向主茎蛀食,蛀孔以上的枝叶逐渐枯萎,蛀孔处有新鲜木屑。青铃出现后,幼虫转移危害青铃,常从青铃基部蛀入,可造成严重损失。 第二代玉米螟在棉田产卵多选择在1~5层下部叶片背面,尤以2~3层叶片为最多,可占总卵量的48.39%;第三代在1~7层叶片产卵,以2~4层叶片为最多。以棉茎为中心的内围卵量明显高于外围。幼虫孵化扩散后,先危害上部靠嫩头部位叶片,从叶柄基部蛀入,之后转移到嫩茎蛀食;随着虫龄增加,再蛀入中下部茎秆危害。第二代幼虫在棉株上蛀茎部位以5~10层叶片最为集中,其中以7层叶片最多;第三代幼虫在棉株上的蛀铃部位主要集中分布于4~8层叶片,占总数的59.79%,其中最多为6层叶片。 (2)棉田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①春季及早处理越冬寄主,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虫源基数。 ②在棉田周围或棉田内种植春玉米诱杀带,每亩150~200株,引诱玉米螟成虫产卵,然后集中防治,以减轻对棉花的危害。 ③药剂防治,在卵孵化盛期,可喷洒50%对硫磷(1605)乳油或40%久效磷乳油1000~1500倍液。也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兼治。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