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茶叶技术 >  清廷普洱贡茶加工制度

清廷普洱贡茶加工制度

畜牧家禽网  来源:爱茶网 阅读数:

  在勐腊县象明乡内的倚邦、曼庄、革登、莽枝古茶山上,当地不少茶农还保留着春季几乎只采“芽茶”的习惯。这种习惯,与清朝宫廷在茶山实行严格的贡茶制度有关。

  据笔者祖上参与制作过普洱贡茶的老人介绍,清宫贡茶要求很高。每年冬季,凡准备采摘贡茶的茶树,需经特别整理,旧叶、枯枝几乎要修光。每年茶树刚抽芽,官府就逐级下达公文催采贡茶,并派官差到各寨强调采摘和制作要求。每当这时,倚邦土司就要号召各山头目,并往各山派出官差察看各家茶树,以便随时掌握茶树抽芽状况。一旦茶芽长度适当,就催主人采摘并嘱咐要认真采摘和制作,不得损废。如晾晒茶叶必须打“晒掌”,即约一点五米高的露天竹楼,并用簸箕、篾席之类盛放茶叶。在勐腊县象明、易武等茶区久居的茶农在晒茶时,有以簸箕或篾席盛放在“晒掌”上晾晒的传统,就是此故。

  “毛尖”是采只有“胎叶”的白毫;“芽茶”是采新叶几乎还未开放的笋状芽,而且采摘季节不能超过三月底至四月初“小满”。贡茶收取前,要求先由官差任选少许给主人尝试。无恙后,又由官差品尝,经验证无异味以后才收取。官差交付官仓时,经验证确定无差错以后才将其分类入库,妥善保存。

  在清初以前,“人头团茶”和“女儿茶”等贡茶系列的“紧茶”样式,都是由经过官府严格审查的各户茶农制作。自清顺治十八年前后起至雍正六年,由官府设置在倚邦的“贡茶厂”加工;从“雍正七年己酉,总督鄂尔泰奏设总茶店于思茅,以通判司其事”。“

  贡茶中的“紧茶”, 除了特殊情况下,由官方指定的倚邦极少数茶庄代为加工者为“饼茶”以外,要求一律制成“人头团茶”,民间商贩都不得加工和流通此样式,只能加工成饼茶,即方饼或圆饼。

  每年加工贡茶前,官方还要派官差到民间选拔制茶态度端正、身体较健康、茶业加工技术较好的制茶师傅。宫廷则派御医到思茅或倚邦初选和复选,经体检合格者才有资格加工“贡茶”。

  贡茶加工房为封闭式。要求制茶师一律着无袋青布工作服,不得随便出入,出入厂房要搜身。茶叶加工中,有额定量,因而 加工前后要称茶叶数量。在厂房后门外的隔壁有茅厕,茅厕内 有便桶,便桶有专人及时处理。后门口置有净手水槽而且有专人把守监督,制茶师解便回来必须换装并洗手。违者因当日贡茶作废而将受重罚。次年还要补足头一年作废的贡茶。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x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