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浙江日报 阅读数:
前不久,上海*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多利农庄在湖州拿地,面积不小,有3000亩。不远处,就是丁磊养猪的地方,据说两个基地的负责人还聚在一起,聊过对这桩事业的热爱。
在一场“资本下乡”的大潮中,有机农业,颇受青睐。
普遍的食品安全焦虑,使人们对安全健康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远离化学污染和工业喧嚣的农村社区,田园牧歌的风貌重现眼前。规模化的有机农庄,用极其精细化的企业管理方式,重新组织起当地的农业劳动力。
有机食品,看上去很美,但也并非毫无隐忧。日前,重庆10家沃尔玛门店出售假冒“绿色猪肉”,致使多地沃尔玛的有机猪肉纷纷滞销。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透支了公众对有机食品的信任。
有机农业,何去何从?
在周遭的诱惑里,农业和农村,也在摸索一条发展之路——一个浙江农民,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有机实验。
一块地,怎么种,才能产出有机的东西来?
武义农民李明焱给出了答案。他自创了“灵芝+铁皮石斛+水稻+鸭子”的有机循环生态农业公式,和“藏红花+水稻”轮作耕作办法,让农田与化肥、农药绝缘。
这是一个农民的有机实验。
互为因果的营养链
11月16日,武义县白姆乡源口村。
我们见到李明焱时,他脚上穿着一双高筒雨鞋,刚从田里上来。
“你的有机循环生态农业公式,是如何实现的?”我们表明了来意。他带我们钻进了铁皮石斛大棚里。
“眼见为实。我带你们往大棚里、田里走上一圈,你就知道了。”李明焱说。
大棚里,几畦铁皮石斛长势喜人,绿油油的新鲜石斛,长的已有10多公分。“铁皮石斛不喜欢泥土,他们喜欢树叶、枯枝腐烂后的腐殖质,我用的就是灵芝采摘后留下的废料。”
李明焱说,他用灵芝废料种铁皮石斛也是被“逼”出来的。他原是武义县大名鼎鼎的种菇人。上世纪80年代,李明焱因攻克了我国夏秋季节温度高、不能种植香菇的难题,成为“全国十杰青年星火带头人”。2000年,李明焱创办了寿仙谷药业公司,种起了灵芝。
灵芝是种在木头上的,灵芝成熟后,使用过的木头就没有用了。为不污染环境,李明焱就把这些木头粉碎后,送到茶园做肥料。“我都是贴钱干这个活的,人家还不愿要呢,许多废木头就堆在田头。”
李明焱回忆说,他当时种了200来亩灵芝,产生烂木头50吨,每吨处理成本要300元。另外种植了3000万袋袋料香菇,每袋又能产生废料0.25公斤,约7500吨。这两笔废料处理开支让李明焱心疼不已。
如何变废为宝,一直困扰着李明焱。
正是那几年,铁皮石斛作为一种保健用品风靡全国。铁皮石斛不喜土壤,许多种植户就在田里铺上石子,在石子上种铁皮石斛。每亩田里铺了近40立方米碎石,极易造成粮田硬化和生态破坏。
武义县许多山区也长着野生铁皮石斛。李明焱观察后发现,这些野生铁皮石斛,总长在有着丰富腐殖质的岩坡上。于是,他尝试把灵芝种植剩下的烂木头打碎,再经发酵后加速分解,杀菌杀虫,作为铁皮石斛的营养基质。他研发培育的“仙斛1号”铁皮石斛采用这种营养基质,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达99%,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还不破坏粮田。
攻克了育种和仿生种植难题后,李明焱建立了2800多亩的有机铁皮石斛、有机原木灵芝种植基地。
可是他又遇到了难题。铁皮石斛是好气性植物,不适合在太过密致的土壤中生长。同一块地,连续种植五六年就会影响产量。上千亩种植铁皮石斛连根拔掉,废弃培养基,又成了一问题。
“自然界就是这么有趣。我们检测后发现,铁皮石斛的培养基里氮、磷、钾含量很丰富,比一般的有机肥都好,而且疏松度好,很适合做有机水稻的肥料。”李明焱说。
于是,他们又种起了水稻。
稻田和花田的轮回
李明焱的有机实验,还没做完。
1亩铁皮石斛,需要1.5亩的灵芝肥料,能满足2.5亩水稻的肥料。这项由灵芝、铁皮石斛和水稻共同构成的有机产品循环产业链,已成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国家、省、市的科技进步奖。
水稻种了,奖也拿了。可种植水稻后,又引发两个问题:田的肥力够足,可虫害怎么办?水稻不越冬,冬日里闲着稻田是不是有点“浪费”?
11月16日下午,我们跟着李明焱又跑了他另外一个种植基地——武义县俞源乡刘秀垄村。在这里,种植水稻引发的两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一眼望去,刚翻耕过的稻田,空旷辽远。晚稻早已收仓,鸭子也肥了,抬着它们肥肥的屁股,到处跑着。
这些鸭子就是水稻最好的“朋友”。每当水稻“身上”长了二化螟之类的虫子时,都亏了放养在田里的鸭子“嘴到虫除”。另外,田间地头再装上几盏生物诱虫灯,虫害就迎刃而解了。
“再过半个月,这些肥鸭就不能乱跑了,这些稻田马上要变成花田了。我们要在这里种上名贵的藏红花。”李明焱介绍。
离稻田不远的大棚内,藏红花开得正艳,艳丽的紫罗兰色动人心魄。农业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小心翼翼地采着花蕊。李明焱说,藏红花的药用价值就在花蕊上。而这些花蕊采完后,藏红花就要移栽到冬日空闲的稻田里,到来年五月再挖出来。
藏红花作为名贵的中药材,原产欧洲,后从印度传到我国西藏。藏红花花期短,且球茎的寿命只有一年,每年都需新老球茎交替更新一次。
站在花丛中,基地厂长朱卫东说:“藏红花与水稻就是一对绝配。12月,藏红花种到田里,让老球茎长出新球茎,5月挖出,正好种上单季稻。单季稻10月收割,让田歇口气,翻耕下,正好种上藏红花,每年花田稻田正好一个轮回。”
轮作这种生产方式,自古就有。《齐民要术》就记载:“谷田必须岁易”。只是当年轮作,是因肥力不足,田地贫瘠,为了让田地休养生息。而如今的轮作,目的是提高田地的利用率,提高产量。平价的稻谷,配上高价的藏红花,每亩田的收益翻了数番。
不花钱的自然法则
李明焱介绍,目前寿仙谷生态种植基地有2800多亩土地,其中1500亩种植铁皮石斛,400多亩种植食用菌,200亩种植灵芝,250多亩种植有机水稻,还有一部分土地种植西红花、杭白菊。
他给我们绘制了一幅完整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利用种灵芝和香菇的废料,做铁皮石斛的营养基质;铁皮石斛老化后,废弃的铁皮石斛培养基,作为有机水稻的肥料;有机水稻田内养鸭,让鸭子吃害虫;铁皮石斛的老根经粉碎后,则作为食用菌培养基。
种植基地内,还实现了杭白菊与有机水稻、西红花与有机水稻轮作以及灵芝与水稻轮作。有机稻谷加工后产生的米糠和中药材加工后产生的药渣,经烘干后成为鸡、鸭、猪等的饲料。
自然界的生物生生灭灭,本就处于一个循环链中。这也是最经济、最自然的法则。
李明焱算了笔账,原来种植灵芝剩下的烂木头处理成本每亩需要1.5万元,按现在200亩种植面积算,采用新模式每年可节省处理成本近300万元;1500亩铁皮石斛倘若不用灵芝废料做基肥,每亩需要成本费近万元。一进一出,仅种植铁皮石斛的成本就省了1800万元。
另外,种有机稻的肥料成本一般在每亩500元左右,由于采用铁皮石斛的营养基质做肥料,按照现有250亩有机稻计算,一年可节省肥料费12.5万元。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