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工商报 阅读数:
NZFSA(新西兰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局)与养殖业保持伙伴关系,对新西兰贝类养殖场水质的严格监测,并坚守“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了绝大多数人食用牡蛎和蚌类的安全。
NZFSA贝类专家Brian Roughan首先认识到对贝类养殖场进行密切监管的重要性。
2008年7月,NZFSA地区技术部总管食用了牡蛎,一天后开始腹泻。“从发病时间和症状看,我认为是诺瓦克病毒感染,随后我听说国内有些人也出现了类似症状。”Brian说。诺瓦克病毒是高传染性病毒,可致人胃部产生严重不适。
NZFSA和公共健康部门对该食物中毒事件进行了调查,首先关闭养殖区域,直至污染源被确定截断。NZFSA同时召回了该污染事件影响区域采集到的所有牡蛎。
监测确保贝类水产品安全
“在一些国家,因当地没有开展贝类产品监测项目,每年都会有人死于类似麻痹性贝毒素中毒。” Brian说。
新西兰贝类水产养殖业一年出口额大约为2.21万亿新西兰元。高发的食物中毒情况对消费者和水产养殖业不利,也会损害新西兰作为安全食品供应商的声誉。
作为前任卫生保护官员,Brian负责监督新西兰贝类产品监测项目。他说:“在每个场所取样只需几分钟,但这项工作的实施对该行业是十分关键的。”
与业界的伙伴关系
Brian说,新西兰贝类产品企业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并不只是产品质量,而是该行业和NZFSA共同努力,确保产品安全,并得到国际认可。
新西兰为贝类产品监测项目设立了一个客户支付系统,产生的所有费用由水产养殖行业承担。它的好处是提高行业自我管理的主动性,比如,促进该行业实施微生物源头跟踪管理,帮助确定影响某一区域的任何排泄物污染源头。每年新西兰有超过3.5万吨贝类产品出口,新西兰国内的消费量也十分庞大,而食源性疾病事件很少,这说明该项目效果明显。
关闭采集区域
NZFSA通过自动和手动雨量测定仪、盐度仪和河水水位仪网络保留降雨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监测数据有助于确定给生长在该区域贝类带来危险的细菌水平。当微生物达到污染临界水平时,NZFSA会向采集者和加工者发布关闭通知,采集活动立即停止。
当出现藻类过量繁殖迹象时,贝类生长区域会被关闭。这一情况可在遍及整个生长区域的样品中通过每周一次的生物毒素测试获知。
“如果某一区域与一次食源性疾病爆发有关,它会被关闭,并被进行彻底调查,包括海岸线测量和额外取样。任何市场上受影响的产品都将被召回,贝类采集区域分类也将被重新审查。直至NZFSA认为污染源污染减轻,样品检测证实贝类安全可食,关闭的区域方可再度开放。”Brian说。
基于潜在的污染源、气象条件和水文情况的区别,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再度开放标准。
在区域关闭期间采集是非法的,可能导致对公司处以高达10万新西兰元及对个人处以2万新西兰元的处罚。□由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提供资料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