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阅读数:
罗氏沼虾养成期病害防治技术 罗氏沼虾养成期间,由于饲养密度高,残饵多容易造成池底污染,同时,由于养成后期水温高,有机物沉积池底,大量分解,导致池水水质恶化,为细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条件。因此,罗氏沼虾在养成期易发生疾病,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 黑鳃病:病虾鳃部颜色由红色变成淡褐色,直至完全变黑,引起鳃萎缩,虾体呼吸困难,导致死亡。
黑鳃病病因主要有:池塘底质严重污染,池水中有机碎屑较多,随水流贴附在鳃丝上,使鳃呈黑色;虾的鳃部由真菌感染,例如由镰刀霉菌引起。 其预防方法是:定期消毒,减小细菌、真菌等感染的可能性。消除底泥,更换新水,减少病原体的繁殖机会。其治疗方法是:真菌感染用孔雀石绿或亚甲基蓝治疗。细菌感染可用浓度为 2~3g/m3呋喃唑酮溶液浸洗。用浓度为20g/m3的新鲜石灰水或浓度为4~6g/m3粕水全池泼洒,也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1.褐壳病:此病多发生在幼虾至中虾期。由于罗氏沼虾受到甲壳分解细菌(包括真菌属弧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侵袭,引起感染所致。此病可用浓度为5~10g/m3 呋喃类药液或5g/m3亚甲基蓝溶液或0.5~0.7/m3高锰酸钾溶液药浴一天,也有较好疗效。
2.丝状藻类附生:丝状藻类附生是由于虾池内丝状藻类大量繁殖生长、虾体外壳被藻类附着、影响虾体浮游进食所致,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治疗方法是加强施肥,培养浮游生物,防止丝状藻类繁殖。已有丝状藻类繁殖的虾池可用0.7g/m3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以杀灭丝状藻类,并大量更换新水,刺激虾体蜕壳去除丝状藻类。
3.纤毛虫病:本病由累枝虫、聚缩虫、独缩虫和钟形虫等附在罗氏沼虾体表、附肢、眼和鳃上引起。症状为罗氏沼虾烦躁不安,在池边频频游动,摄食和蜕皮受阻,影响生长。如在鳃上大量附生,可使罗氏沼虾缺氧窒息死亡。此病可采用经常灌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洁卫生来预防。物药治疗可用0.1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30分钟,或0.4g/m3硫酸铜溶液浸洗6小时,每个疗程3~5天。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