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晋城新闻网 阅读数:
成立于2007年的泽州县龙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已发展甜糯玉米种植1500多亩,亩纯收益在2000元以上,社员人均纯收入提高了30%,同时还带动了周边500余户农民增收。
提起这一喜人成绩,合作社负责人满脸笑容地说:“这主要得益于县里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通过两年活动的开展,我们的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更加规范,合作社的竞争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经过多年的努力,泽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数量达542家,居全市之首;入社农户1.6万户,带动农户2万户,占全县农户的15.4%;合作社年营业收入2.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22.7%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快速,成为泽州大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中也暴露出管理方式落后、农户分散经营、参与合作社管理程度不高、民主管理意识差等问题,这成为制约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
“必须由单纯追求量的发展到质、量并重,实现科学、规范运营。”2009年以来,泽州县开展了以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为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并确定了每年培育20个县级示范社的目标,同时积极推荐市级、省级示范社评定。
实施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合作社组织化程度的前提和基础。活动中,县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组织业务精通人员深入各合作社,切实帮助他们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着力解决在民主议事、股金筹集、利益分配上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位于高都镇泊南村的晟玉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规范化管理后,会议室里悬挂上了章程、财务管理、民主议事决策、岗位目标考核、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社员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他们还建立健全了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三会”制度以及目标考核、年度盈余分配等制度。社长田国富介绍说:“透明、规范的管理,提高了社员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今年,该合作社日光温室大棚达到了38栋,生产蔬菜80余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栋均纯收入近4万元。
和田国富有同样感受的是闻禧红薯专业合作社社长靳文喜。他兴奋地说:“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提高了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解决了薯农在市场好时相互抬价、以次充好,销路不好时又纷纷找合作社理论的尴尬。”
标准化建设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垂棘园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种植、销售蔬菜为主的由大学生村官领办的合作社。生产中,他们积极为社员提供信息服务,聘请蔬菜技师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同时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等措施,有力提升了产业化水平,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在销售渠道上,他们采取统一进超市、进批发市场和就近销售的方式,初步形成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据社长晋波介绍,标准化生产让他们受益匪浅,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合作社日光温室大棚达到了16栋,生产蔬菜60余万斤,完成销售收入100余万元,栋均纯收入3万元以上。
桂核合作社利用附近村庄一大批沼气池产生的沼液,再配上茅粪和沤烂的废草秸秆浇灌瓜果蔬菜,进行绿色无公害栽培种植,生产的圣女果皮薄、肉厚、味甜,深受客户青睐。
垂棘园、桂核的生产模式只是全县广大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的缩影。近两年来,泽州县积极引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产品,努力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同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为合作社在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制订了标准。各合作社也加紧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统一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有效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品牌化建设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竞争力。在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泽州县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合作社申报和注册农产品商标,大力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加强品牌宣传和保护,以信誉和品牌赢得市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在北义城镇南义城村,闻禧合作社进行了无公害种植,申请注册了“薯康源”商标,完成了省级无公害产地、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农业部无公害产品标识认证,从而使他们的产品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些年,尽管南义城红薯以高出市场一倍的价格销售,但仍然被抢购一空。有些人为了能真正品尝到“薯康源”红薯,还托关系、找门路,亲自到村里上门求购。通过品牌建设,广大种植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人均增收达到了1000多元。
品牌经营也让旭胜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受裨益。近几年,他们注册了“珏山”牌鸡蛋商标,办理了产品条码,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和省无公害产地认证,所生产的鸡蛋蛋香色正、口味鲜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合作社社长张国胜感慨地说:“有了品牌,我们合作社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据县农委主任宋乐明介绍,目前全县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合作社1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的合作社5个、QS认证的合作社3个,50个合作社取得注册商标,5个农产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如今,全县合作社创立的“卧龙山”、“盘松”、“山里泉”、“南岭酥梨”、“甲村圣果”、“薯康源”等一批品牌正在三晋大地叫响叫亮,他们让泽州的特色农业产业声名远扬。
2011年,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扶持力度,扶持资金达到105万元,其中省14万元,市级41万元,县级50万元。在此基础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底,全县已培育省级示范社11个,市级示范社25个,县级示范社52个。
在刚刚结束的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暨农民增收推进会上,县长常广智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在数量上增加,而且必须在规模上扩张、在质量上飞跃、在组织化程度上提高,确保“十二五”期间我县农民收入翻番。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力争到2012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600个,入社农户占到全县农户的30%以上;到2015年,农民合作社要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民入社率达到50%以上,40%以上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80%以上的合作社有盈余分配,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3万元。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