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合作社动态 >  内蒙古:种菜要“抱团” 卖菜有学问(图)

内蒙古:种菜要“抱团” 卖菜有学问(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妇女报 阅读数:

张效玲(左)走进大棚,和种植户交流信息。

  大地白茫茫一片,路边的白杨树挺拔而整齐,冬日里,当记者走进内蒙古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南村女能人张效玲的家时,心里多少有点诧异:这个家普通得就像一个一般收入的北方农民家,家里的摆设显然和传说中的女经纪人身份有些差距。

  绕过外屋的煤球炉,里屋的组合家具上摆着的层层叠叠的获奖证书和各种科技书籍,倒是静静地印证着这个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不凡历程。

  签合同,花十几万明白的一个道理

  张效玲的村官史可不短,从1975年就开始担任村里的科技副主任,后来又相继担任村团支部书记、村妇女主任、计生工作人员、村支书等。

  没有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前,平地泉镇南村人一直是以种粮为主,虽然吃饱肚子不发愁,但手头总是不宽裕。当时,身为南村大队科技副主任的张效玲,成天琢磨着帮村里人搞科学种田,比如选用良种什么的,要不就是推广技术,把玉米、甜菜、马铃薯等农作物盖上膜。至今,张效玲的组合家具上还摆放着那个年代的科技种植书籍。她动员一些人家从乌盟农科所引进了大圆白菜、青麻叶长白菜、胡萝卜等露天蔬菜种子,在这些农户家开始种植新品种。经过比较,种菜效益确实比单一的种粮效益要好,这样,全村家家户户都腾出了一点地开始种菜。

  1999年,全村村民推选张效玲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当了“一把手”的张效玲干劲更大了,从扩大引进新品种到科学种植,张效玲一路跑得欢实。

  种反季节蔬菜镇南村在全乌盟市是第一家。从在村里搞试点到推广,张效玲可谓一路领先。2003年,张效玲获得乌兰察布盟全盟农产品市场营销先进个人。2005年,发展越来越红火的察右前旗平地泉镇成立蔬菜协会,张效玲当选为协会会长。她还自费参加培训获得女经纪人资格。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这个在全盟已经很出名的蔬菜营销“中间人”实实在在上了一课:3角2分收进的农民蔬菜,最终以2角的价钱卖了出去,一下子亏损十几万元。为什么?因为没和对方签合同,说好的价钱不算数了。而张效玲为了对农民讲信用,咬着牙亏本十几万元。

  那一年,全村没有一个人来要钱催债。“真得感谢这些村民,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更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他们致富。”

  张效玲自费买了张车票直接去了山东,她不想再通过其他的中间人作生意了,而是直接去找有出口能力的蔬菜公司。

  这一亏,吃得值。从此不但每笔生意都明明白白签合同,她更讲究找蔬菜对口直销公司,也就是从种植开始,每块地的蔬菜已经有了买家,当然质量必须要保证。

  深加工,销售还需要越过这个坎儿

  由于出口蔬菜对农药标准等各项指标限制很严格。为了保证蔬菜质量,张效玲可谓费尽心思。种子、化肥、农药她提供,技术指导也是免费的。

  张效玲的院子里有一个大棚。每次推广一个新蔬菜品种,张效玲都要先在自家地里试种,成功后再推荐给乡亲们。如今,附近的乡亲们都使用她的种子,最远的辐射到六七十里远的村子。

  为了扶持年轻人,2005年,她主动从村支书的位置上退下来,只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当年7月4日,由张效玲发起,村里也成立了蔬菜协会,会员中妇女比例达到80%,为农村妇女致富搭起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协会不但搞好产销一条龙,还定期举办培训班,引导农民走标准化道路,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协会成立的当年底,就为农民发放了500亩葱头的订单,2006年的产品全部由山东的出口公司收购。

  协会为农民们带来了实打实的收入。会员张换云已经连续几年仅蔬菜种植一项年均收入2万元,去年一年收入达到5万元。会员魏荣方通过种植蔬菜增加收入,培养了三个大学生。

  作为察右前旗鑫灵种业有限公司经理和镇南村蔬菜合作社的董事长,张效玲想得远,做得细。她把北京的种子专家请来给乡亲们指导,又和出口龙头公司以及诚信销售商合作。如今,协会会员的蔬菜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出口产品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8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年销售的葱头达到3000多吨,甜玉米的种植达到2000多亩,青椒也直发上海市场。

  已经56岁的张效玲用浓重的内蒙古口音告诉记者:“今年我们的蔬菜打进了北京的京客隆超市。”

  “我们现在缺的是蔬菜深加工”,她告诉记者,如果把蔬菜进行深加工,蔬菜卖的价格就可以上去了,但目前的障碍是一缺资金,二缺少一个冷库。

  时值年关,闲不住的张效玲考虑的是如何再扩大规模……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ingxia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