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灌溉运用技术 >  旱地玉米蓄水节水综合增产技巧

旱地玉米蓄水节水综合增产技巧

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一、履行轮作倒茬,改良耕作制度

  采取三年或四年轮作制度,三年轮作制度为: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花生—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四年轮作制度为: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花生—棉花—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长期的连作会引起严重的病害及泥土肥力下降,从而导致减产。

  二、蓄水保墒综合办法

  (一)秋季浅耕,旱春精密整地保墒一年一茬玉米地块,秋季浅耕10cm,早春泥土解冻初期要及早进行耙耪,精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雨后待地表稍干后及时整地耙糖,依据实验调查;泥土含水量可提高0。5—3个百分点。

  (二)沟施有机肥保墒麦田套种玉米,在泥土解冻后返浆初期,在准备套种玉米的空行上开沟施肥,开沟深度为20—25cm,亩施有机肥2000—2500kg,并及时覆土踩、压,覆土厚度为10cm左右,使泥土维持上虚下实。施肥后20天调查,0—20cm泥土含水量比对照高1。88—2。57个百分点。

  (三)玉米行间覆盖麦秸秆保墒覆盖麦秸秆对节水保墒、培肥地力有其重要的作用。多点实验分析表明:覆盖麦秸秆通常可使泥土含水量比对照提高18—45个百分点,同时增长了泥土有机质,培肥了地力。对抑制玉米田杂草也有显然的效果,可达90%以上。铺施方法:6月底7月初雨季到来之前,在玉米行间覆盖碎麦秸,每亩300—500kg。

  三、选择抗旱品种

  选用抗旱节水型品种对提高旱地玉米产量十分关键,是重要的生物办法,实验表明;旱地玉米品种恳求抗病、耐贫瘠、抗早衰、适应性强的品种;目前,以掖单13、唐抗8、唐抗5等品种为宜。

  四、配套栽培技巧

  抗旱栽培技巧能够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是巩固增长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旱地玉米栽培技巧的综合研究表明,播期、密度、施肥、化学除草是旱地玉米丰收的四个重要环节,具体办法:

  (一)播种期

  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玉米播期应避开泥土失墒顶峰期,使玉米需水顶峰与天然降雨顶峰期合乎,是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的关键办法。

  在保证玉米正常成熟的情况下恰当晚播,避免卡脖旱。实验表明:5月20日至6月25日雨后播种较为适宜。依据播期早晚选择生育期不同的品种,通常6月10日前播种选择掖单13号等生育期较长的品种,6月10日后选择唐抗5等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二)合理密植

  密度是栽培程度的综合表现,受土质、天然降水、施肥程度、种植样式、光照等多种因素制约。通常亩留苗2500—3000株。紧凑型、生育期较短的玉米取上限,平展型玉米取下限;泥土肥力较高的取的玉米取上限,平展型玉米取下限;泥土肥力较高的取上限,泥土肥力较低的取下限。

  (三)化学除草

  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唐、稗草、马齿苋。

  狗尾草、反枝苋等,约占总数的90%以上。即使多次中耕,草荒威胁仍很大。经一次施用化学除草剂,通常可保证不闹草荒,免去中耕作业,使机械伤苗减少,亩穗数可增长150—300穗。在除草剂的选用上,主要推行配方施药。据实验:以每亩用阿特拉津75g加50%乙草胺75g(或48%杜尔75g或48%拉索75g),混杂后对水30—50kg喷施效果*,可达90%以上。

  (四)科学施肥

  依据实验,旱地玉米适宜的施肥量为亩施纯氮18—21kg,P2O53。5—5。5kg,K2O5—6kg。

  施肥方法,磷钾肥一次底施,氮肥60%—70%底施,30%—40%追施。重施底肥是增产的重要办法。实验表明;重施底肥,植株表现壮苗早发,出叶速率快,叶面积大,吐丝期提早2—3天,这就为增长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发明了条件,增长了玉米产量。

  此外,还应做好病、虫综合防治。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qxfdz2000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