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药技术 >  生物农药催化传统农业生“新绿”

生物农药催化传统农业生“新绿”

畜牧家禽网  来源:金农网 阅读数:

  在以高产为惟一目的的传统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学农药,是造成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以及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农业正进入一个从传统农业向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还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技术挑战,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生物农药系指含非人工合成、具有杀虫杀菌或抗病能力的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制剂,包括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农用抗生素、生态农药等。生物农药具有简便、有效、对生态和环境安全等优点。目前以Bt制剂、农用抗生素和病毒杀虫剂为龙头产品的生物农药已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

  目前国内Bt制剂的生产厂家达70家左右,年产量达2万吨至3万吨,在20多个省市用于防治粮、棉、果、蔬、林等作物上的20多种害虫,使用面积达300万公顷以上。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药效稳定、防治面较广的BT 工程菌剂,是当前生物农药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构建的高效杀虫重组苏云金杆菌已于2000年底通过了安全性评价获准进行商品化生产。

  目前农用抗生素每年使用面积达1.3亿亩。而我国登记注册的抗生素品种有20种,产品170个,生产厂家达250多家,年产量为6万吨至7万吨。昆虫杆状病毒是一类重要的、较早应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迄今为止发现的昆虫病毒已超过1000多株,涉及11个目900多种昆虫,已有20多个国家对30多种病毒杀虫剂进行了登记、注册、生产和应用。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是我国第一个商品化生产的病毒杀虫剂,粉剂和乳悬剂都已推广应用于棉铃虫的防治。斜纹夜蛾NPV杀虫剂—虫瘟一号、黄地老虎GV杀虫剂及菜青虫GV杀虫剂等5种昆虫病毒杀虫剂均已注册,并 有一定应用面积。我国采用利尿激素基因、昆虫保幼激素酯酶基因、Bt 杀虫蛋白基因、蝎神经毒素基因等构建的重组病毒杀虫剂大大缩短了害虫致病时间,防治效果显著。 真菌杀虫剂等新型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应用真菌杀虫剂防治害虫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际生防组织(IBC)使用黄绿僵菌防治沙漠蝗虫,美国引进舞毒蛾噬虫霉防治舞毒蛾,巴西使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甘薯沫蝉,我国利用球孢白僵菌在南方地区大面积防治林区松毛虫和东北地区防治玉米螟等,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当前我国以BT杀虫蛋白、井冈霉素和阿维菌素为主的各类微生物农药施用面积仅占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的10%-15%。在我国农药年销售额现为300亿元左右,而微生物农药仅占其中1%。到“十五”计划期末,生物农药防治面积若提高到20%,销售额可达6亿元左右,到2015年防治面积若提高到40%,销售额可达20亿元左右。我国各类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65亿亩,科技含量高的设施蔬菜已发展到1500万亩,年产量超过3亿吨,在我国蔬菜生产从传统方式向绿色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过渡中,生物农药将越来越多地发挥显著作用,以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质,才能适应入世后对农产品特别是出口农产品的高标准和新要求。

  进入21世纪的我国生物农药研究和应用将重点发展Bt杀虫制剂、农用抗生素和病毒杀虫剂等龙头产业,加强真菌杀虫剂和植物源农药等新型生物农药的技术创新,实现生物农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全国专业的微生物农药工厂已发展到60多家,各类县级小型发酵厂近千家,并有日益扩大的趋势。新型生物农药的研究成果转让市场潜力相当可观。新型生物农药的研究需要资源优势单位和技术优势单位的强强组合以及上、中、下游工作的紧密联合,有利于全国农业相关科研机构和人员的重新组合和有限资源的重新配置,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形 成一批科研实力强、出重大成果并能产业化、适应市场变化和具有现代管理体制的研究开发实体。此外生物农药研究和应用将在Bt杀虫制剂、农用抗生素和病毒杀虫剂等龙头产品研制和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上实现重点突破。研制一批真菌杀虫剂等新型生物农药,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支持。同时带动我国生物农药科研机构及生产企业进行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和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备与国外公司抗衡实力的产业集团,推进传统农药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提升,增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国际竞争能力,为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等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jl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