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合作社动态 >  贵州:织金县食用菌合作社带动竹荪产业发展

贵州:织金县食用菌合作社带动竹荪产业发展

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垂柳绕园,桃李争春,这里是山水环绕的桃花源;清风迎面,暖阳抚颊,这里是恬静悠然的乡间憩园;大棚陈列,香菌满园,这里是致富开花的地方。这里就是位于织金县绮陌乡平桥村的艳山特色农业合作社。

  现年73岁的杨秀松是绮陌乡林业站的退休老干部,更是合作社的专业技术员。杨秀松老人一直致力于食用菌的研究,更是织金竹荪人工栽培的创始人之一。凭借竹荪人工栽培的研究,1991年,老人获毕节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星火科技三等奖;1997 年,与同行编写的“竹荪制种栽培技术”一书获毕节地区科技进步书籍四等奖。“我就是坐不住,喜欢没事就研究农业方面的东西。”

  46岁的王永菊,是有名的竹荪栽种专业大户,有20余年的栽种经验。在竹荪菌类栽种方面,技术精通,在经营销售方面,有一套自己的销售方法。在她的带动下,很多妇女走上了劳动致富之路。

  2010年12月,杨秀松、王永菊两人自筹资金24万元成立了艳山特色农业合作社,修建了占地900多平方米的5个铁架大棚。并修通了812米的沙质公路,埋设用水管道2840米,架通1800米的合作社用电线路。杨秀松的栽培技术加上王永菊的销售巧路,不仅给自己创造了财富,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增加收入。

  特色农业合作社,的确有它的独特之处,而*的特色就在于草本材料栽培竹荪。众所周知,竹荪栽培主要以木本材料为主,杨秀松老人用玉米芯、牛粪与木材混合,芦苇与木材混合加辅料配方进行试点栽培并取得成功。当下,竹荪栽培基本上是利用木本栽培的方式,而杨秀松老人的草本栽培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更是减少了森林资源的破坏。去年,合作社竹荪栽培获利13万元。

  废物循环利用栽培食用菌,这是合作社的又一个特色。杨秀松介绍说:“我们这里的金针菇、平菇等菌种一共有1.3万多瓶,绝大部分都是用竹荪种植感染废科后,再循环利用来栽种食用菌,去年收入了15万元。”走进大棚,陈列着的4000余瓶金针菇,瓶口处挂满了白花花的菌朵,不是花园,胜似花园。用废料栽培食用菌,不仅节约了成本,更为合作社带来*的收益,也开辟了食用菌栽培的新路子。

  中老年妇女是主力军也是合作社的一大特色。在大棚里,20余名工人正在麻利的装瓶、采菌,这些工人大多是中老年妇女,最老的有73岁。艳山合作社的创立,给周围的群众带来了就业的机会,尤其是留守在家的妇女。“我家就是平桥村的,每天都来这里打工,又可以管孩子,又可以挣钱,我三个月就挣了近1万块钱。”工人刘红先得意的说到。73岁的陈老也乐呵呵的说:“我上个月也挣得了 700 块。”

  “目前,我们争取到了县的农业项目扶持资金,已经达成了相关的协议,准备再建 10 个大棚,争取打造‘草本材料栽培竹荪’、‘竹荪废料栽培食用菌’、‘中老年妇女脱贫’三个方面的示范点,规模一扩大,到时候就可以解决将近40个人的就业。”王永菊高兴地讲道。

  据悉,杨秀松老人正在将单一的合作社转化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新的食用菌研究中心已在绮陌乡陡岩村挂牌。

畜牧家禽网编辑:superjunior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