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疾病防治 >  育肥猪的疫病诊断技术二

育肥猪的疫病诊断技术二

畜牧家禽网  来源:新农技术 阅读数:

  3、病理学诊断

  患各种传染病而死亡的猪尸体,多有一定的病理变化,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如猪瘟、猪气喘病时,都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常有很大的诊断价值。有的病猪,特别是最急性死亡的病例和早期屠宰的病例,有时特征性的病变尚未出现,因此进行病理剖检诊断时尽可能多检查几头,并选择症状较典型的病例进行剖检。有些疫病除肉眼检查外,还需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有些病猪,还需检查特定的组织器官,如疑为狂犬病时应取脑海马角组织进行包涵体检查。

  4、微生物学诊断

  运用兽医微生物学的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查是诊断猪传染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常用下列方法和步骤:

  ⑴病料的采集:正确采集病料是微生物学诊断的重要环节。采集的病料尽可能新鲜,最好能在濒死时或死后数小时内采取,要求尽量减少杂菌污染,用具器皿应尽可能严格消毒。通常可根据所怀疑病的类型和特性来决定采取哪些器官或组织的病料。原则上要求采取病原微生物含量多、病变明显的部位,同时易于采取、保存和运送。如果缺乏临诊资料,剖检时又难于分析诊断可能属何种病时,应比较全面地取材,例如血液、肝、脾、肺、肾、脑和淋巴结等,同时要注意带有病变的部位。

  ⑵病料涂片镜检:通常用有显著病变的不同组织器官和不同部位涂抹数片,进行染色镜检。此法对于一些具有特征性形态的病原微生物如巴氏杆菌等可以迅即做出诊断,但对大多数传染病来说,只能提供进一步检查的依据或参考。

  ⑶分离培养和鉴定:用人工培养方法将病原体从病料中分离出来。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可选择适当的人工培养基,病毒等可选用禽胚、各种动物或组织培养等方法分离培养,分得病原体后,再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动物接种及免疫学试验等方法作出鉴定。

  ⑷动物接种试验:通常选择对该种传染病病原体最敏感的动物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将病料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人工接种,然后根据对不同动物的致病力、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来帮助诊断。当实验动物死亡或经一定时间杀死后,观察体内变化,并采取病料进行涂片检查和分离鉴定。一般应用的实验小动物有家兔、小鼠、豚鼠、仓鼠、家禽、鸽子等,在实验小动物对该病原体无感受性时,可以采用有易感性的大动物进行试验,但费用大,而且需要严格的隔离条件和严格的消毒措施,因此只有在非常必要和条件许可时才进行。

  从病料中分离出微生物,虽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但也应注意动物的“健康带菌”现象,其结果还需与临诊及流行病学、病理变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有时即使没有发现病原体,也不能完全否定该种传染病的诊断。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cq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