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万州热线 阅读数:
番茄、豇豆、黄瓜、青椒、茄子……每天,源源不断的蔬菜从这里采摘下来,用专门的卡车运往万州城区。
作为万州市民的“菜园子”之一的钟鼓楼街道小岩村目前已进入了蔬菜旺产旺销季节。
昨日上午7点,记者随小岩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一行,从城区出发前往小岩村。
一路上,公路两侧成片种植的辣椒、葱子、黄瓜、玉米等长势喜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进入了“蔬菜王国”。
8点,在蔬菜专业合作社新修的办公区、加工场稍作停留后,记者一行径直来到不远处的蔬菜基地。老远就看到了地里忙碌的人群,听到了他们边劳作边闲聊发出的笑声;一个可供汽车打倒的空坝,成了蔬菜从田间到运输的中转站,已经堆放了十多筐番茄、十多袋青椒。
记者注意到,这里一侧种着番茄,一侧种着豇豆,加起来有10多亩,有好几十名菜农在田间采摘;他们或提着胶桶,或挎着竹篓,女的负责采摘,男的则负责收集起来,用扁担挑到空地上集中,然后协助装车。
“这一片菜地位于小岩村7组,之前是农民的梯田,今年才改成蔬菜基地。”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
“是来采访的不?我们要上报纸了哦!”见有陌生人的到来,菜农们笑呵呵的主动打起了招呼。他们告诉记者,由于现在天气热,他们早上5、6点就下了地,中午可多休息一会。
走进番茄地,记者蹲下来一边帮他们摘番茄,一边聊天。“我们都是从江南的陈家坝过来的。”菜农冉大姐说,他们在老家都是种菜的,现在正好是空闲期,于是结伴到小岩村打工,每天挣几十元。“这片番茄才逐渐成熟,估计还要20来天才摘得完。”
另一侧的豇豆地里,干活的全部是小岩村以及附近村民。
“我们以前是自己种,现在给别个打工了。”扛着一大捆豇豆的梁良发从地里走出来,主动和记者聊天,他家的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每年不仅可以得到一笔租金,还可常年在这里打工,比以前强多了。
纵深
小岩村地处海拔350米至600米中晚熟菜区,以种植叶类蔬菜,春延后瓜、豆、茄果类,耐寒越冬蔬菜等为主。
作为万州城郊的“菜园子”之一,小岩村目前已经发展常年蔬菜基地5000亩,其中专业合作社成片种植的达到了2200亩,共流转了378户村民的土地。目前正值蔬菜产销旺季,平均每天大约可向万州市场提供各类蔬菜近20吨。合作社负责人还算了一笔账:成片经营后,年亩产值比原来增加了980元左右。
据介绍,小岩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2010年发展蔬菜基地1200亩,今年新增加了1000亩,下一步还将扩大。与此同时,今后还准备发展乡村旅游,邀请城里人进村开辟“农场”,体验种植和收获的乐趣。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