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合作社动态 >  金华市区部分超市撤除有机食品专柜

金华市区部分超市撤除有机食品专柜

畜牧家禽网  来源:金华新闻网 阅读数:

  有机食品号称是无污染的天然食品,除了高价格,消费者很难去判断它究竟是真有机还是假有机。7月1日,新版《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全面施行,市场上在售的各类有机产品开始“凭码上岗”。市民可以通过有机码在网上辨别有机食品的真假。但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因为曲高和寡,加上真伪难辨,曾经风靡各大超市的有机蔬菜如今难觅踪迹,市区一些较大超市纷纷撤除有机食品专柜。

  有机食品统一佩带“电子身份证”

  今年3月国家认监委修改了2005年版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建立了有机产品追溯体系,要求7月1日之后出厂销售的有机产品统一加施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识(含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识)、*编号(有机码)和认证机构名称(标识)。

  记者昨天在武义有机茶专卖店看到,所有有机茶都已经贴上新标识。刮开标识下方的涂层,可以看到17位数字组成的认证码。据了解,新规则要求一标一码,即每个认证的产品都附有一个17位的随机认证码,相当于该产品的“电子身份证”。消费者可根据编号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识备案管理系统”上查询产品的真伪及对应的每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获证产品和生产企业。为了方便普通市民查询,每个标识中部都印有查询的网址。同时,“电子身份证”还能查询到该有机产品从选种、种植区块到管理、加工等相关环节。如果对有机食品有疑问,消费者可联系认证机构核实或向质监、工商部门投诉、举报。

  有机蔬菜败走金华各大超市

  近几年来,更健康的有机蔬菜在金华各大超市遍地开花,但昨天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大型超市发现,曾经红火一时的有机蔬菜专柜已经在超市难觅踪迹。

  在市区某大型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超市曾卖过有机蔬菜,不过去年就已经撤柜。取而代之的是本地一些蔬菜专业合作社供应的自有品牌无公害蔬菜,市民也可对蔬菜来源进行追溯。

  记者了解到,曲高和寡、鱼龙混杂是导致有机蔬菜败走金华各大超市的主要原因。“有机蔬菜价格高,但从口味上来说和普通蔬菜差不多,卖相不如普通蔬菜,因此消费者认知度不高,而且近年来有关有机蔬菜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也使得人们对有机蔬菜的信任度下降。”超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开设有机专柜以来,超市一直亏本经营,经营了一段时间后就取消了专柜。

  据武义县特产站副站长徐文武介绍,这次国家出台有机食品新政,无非是强化监管,对武义有机茶来说是一个发展契机,因为武义在这方面具有先发优势。据了解,武义从1995年开始有机茶生产,一直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到2011年底有机茶颁证面积2.96万亩,产量2150吨,产值1.51亿元,已有17家企业获得有机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有机认证,产品销往美国、日本、乌克兰、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昨天,记者在市区走访了几大超市,就是找不到新标贴的有机产品。而市区开设的武义茶叶专卖店内发现不少新标贴。“乡雨茶”、“嘉木村”等有机茶生产企业负责人说,这次新政出台比以往管理更加严格,认证机构核定有机茶园的面积后,确定有机茶产量,企业只能按照核定的产量内申请专用标贴,只能少不能多,而且如被相关部门查处或被消费者举报,经核实后,将停止提供新标贴。

  在高利润驱动下,有机市场鱼龙混杂

  徐文武介绍,有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施加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标准。因为生产要求严格,其价格也会比普通商品高出几倍。此前,市场上有机食品标识并不统一,每家生产企业、认证机构都有各自设计的有机产品标签。这样一来,一些不法商家会趁机钻空子,有机市场一度乱象丛生。

  有一段时间,很多商品都在包装上打上了“有机”字样,让消费者无从辨别。尽管有机产品市场正在逐渐走向规范,但仍能发现不少问题。昨天,记者在市区一些超市内发现,新政已施行一个多月,有些包装物上仍打着有机食品标签,但没有“电子身份证”。记者询问了超市有关负责人,他们解释说,进货时还没有出台新政,产品在货架上没有销售完,有一个时间差。但据记者了解,国家出台新政是今年1月。徐文武告诉记者,他们对全县生产有机茶的17家企业主早在2月份进行专门培训,到3月份开始申领新标贴,企业陆续在3月底到5月初申领到首批有机产品新标贴,在新茶上市就全部在外包装上贴上新标识。

  记者在超市还发现,一种产品由几种物质组成,其中一种产品是通过有机论证,但其他几种是没有有机认证的,按新政规定,这种产品就不能算有机产品。如一种产妇糖,这包糖里有有机产品的成分,但并不全是有机产品。这个糖配料中的姜、阿胶是没有通过认证的,有机认证的是红糖、甘蔗,其包装上写着有机产妇糖,就涉嫌夸大宣传。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wcl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