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乐山日报 阅读数:
今年1到6月,五通桥区吸引社会资金1亿多元投入农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种植水平。3年来,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农民自主投入,该区已吸引社会资金近5亿元“砸”向第一产业。目前,全区土地流转面积突破5万亩,社会资本修建沟渠80公里,新修道路100余公里……
8月8日,雨过天晴。五通桥杨柳镇龙门村内,一大片绿油油的蔬菜雨后更加葱翠。裕丰蔬菜合作社流转的这片400亩土地,曾经高低不平,排水、灌溉设施和道路严重不足。裕丰合作社负责人代向东介绍,2008年合作社流转出这片土地后,合作社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曾经高低不平的土地现在已经一马平川,灌溉渠、排水渠、作业道路已经全部完善,而且基本实现机耕、机种、机收,土地收益是传统种植收益的5倍以上。
“田成方、渠成形、路成网,这是专合组织土地流转后必定要做的事。”五通桥农业局局长刘灵介绍,专合组织流转土地后,第一件做的事就是进行土地整理、修建水渠、排水沟和道路等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通桥2011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亿多元,全区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资金就达2亿多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如果全部依靠政府投入,政府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政府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显得至关重要。
五通桥农村人口20余万,耕地面积18万亩,农村劳动力13.5万,但农村劳动力回农村工作的不到6%,完全靠从事农业生产生活的人更少,“老人农业”成为农村普遍现象。农村靠老人采取传统种植方式耕种,一亩稻谷请人收割要近500元,还要管饭,加上种子、农药、化肥,一亩地的纯收入不到200元。无利可图,让大多数农田成为“鸡肋”。
农村的地谁来种?谁才能种好地?成为历届五通桥区委、政府异常关心的问题。五通桥通过产业规划引导、适当补助、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先进专合组织进行表彰等措施,大力扶持专合组织发展,目前全区专合组织达到80余个。
“专合组织流转土地进行种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刘灵介绍,流转出的土地,平均每亩地每年将付给农户800斤黄谷,收益远远高于农户自己种植,这笔资金也成为很多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金”。专合组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和各大专院校合作改良土壤、引进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每亩地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传统种植,紫金蔬菜合作社去年一亩生姜的纯收入达到8.8万元,创造了当地种植生姜收益的记录。种植茶叶收益是传统种植的5倍以上,种植蔬菜达到8到10倍,种植花木甚至可以达到几十倍。
专合组织风生水起,农业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个劳动力就可耕种土地20多亩。同时,五通桥职业农民也逐年增加,目前全区职业农民已经达到150余人。他们大多流转了几十亩甚至几百亩土地,每年的收入达到好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