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保护地栽培黄瓜主要病害是霜霉病,严重的可以造成减产30%以上。抓好霜霉病的防治是黄瓜高产的关键。
一、发生特点。霜霉病发病时间主要是4-5月份、10-11月份,因保护地的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昼夜温差小,适宜于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初期零星有叶片感染,雨后初晴,地温迅速回升,土壤含水丰富,晚上闭棚以后,棚内温、湿度较大,有利于病菌的扩展、蔓延。每棵瓜蔓一夜有新病叶2-3叶,并于病叶的背面出现灰色的霉层,5-6天以后,病斑失水干枯,叶片黄化,光合作用减弱,造成减产。
二、农业防治
1、清理田园,减少初侵染源。夏季将上一茬瓜蔓及老叶清理出田园,并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初侵染源,对上一茬发病特别重的棚室可以进行药剂处理。
2、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春3号、长春密刺。利用营养钵点籽育苗,钵土营养要丰富,钵体要大,培育出壮苗,适时炼苗定植,有利于抗病。
3、清沟沥水,降低土壤含水量。定植前开墒沟深20-30厘米,段沟深30-40厘米,整高畦,可以有效地降低棚内的湿度。棚室外排水要畅,不能形成倒灌。
4、开棚放风,炼苗促苗。晴天的中午开棚放风,降低棚室湿度,有利于炼苗、促苗,增强瓜苗的抗病性。
5、摘除病叶,减少再侵染源。人工摘除病叶、老叶,并带出棚室销毁,减少病菌的再侵染源,还可起到通风、透光的作用。
三、化学防治
1、农药的使用原则。禁止在蔬菜上使用两高三致(即高毒、高残留、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农药,低毒、残留长的药剂亦不使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防治黄瓜的霜霉病,并且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尤其是在黄瓜的采收期更要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次数。常用的化学农药有甲霜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等。
2、农药的使用方法。阴雨天棚内湿度较大,可以利用可湿性粉剂进行喷粉或者使用烟雾剂;晴天的中午(12-15时)可以采用喷雾的方法,并且开棚放风,以降低湿度。还可以利用叶面喷肥,喷施1%的碳酸氢铵水也可以有效地防治黄瓜霜霉病。据最新研究表明,棚室可以安装一种电子除雾装置,对各种病害均能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