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阿里牧 阅读数:
随着新玉米的上市,在饲料中的应用比例逐渐提高。但新玉米在开始使用的一段时间常常碰到诸如饲料霉变、畜禽发生拉稀、发热、腹泻、饲料报酬偏高等一些问题,使用时应当注意科学方法。
(一)新玉米水分含量高新收获的玉米水分通常要高,在华北地区一般为15%~20%,在东北和内蒙地区一般为20%~30%。高水分会破坏日粮中维生素等活性成分、降低日粮中代谢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打破日粮中各营养素间的平衡关系等。所以使用时,最好根据玉米水分的含量高低,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另外,新玉米堆积容易引起发热、发酵、霉变,不耐贮存,因此购买时数量不宜太多,现买现用最好,加工成饲料以二三天吃完为宜。堆放时,应竖立平排放置,发热程度大的,应立即翻晒,或平摊地面。
(二)注意新玉米的不完善粒不完善粒对玉米质量具有一定影响,所谓不完善粒是指生霉粒、热损伤粒、生芽、病斑、破损及虫蚀和杂质等。多数养殖户认为玉米霉变只发生在玉米贮存过程中,但实际上引起玉米发霉的霉菌分为仓储霉菌和田间霉菌。谷物在采收前后约25%已受到霉菌的污染,霉菌的潜在性及霉菌毒素的存在给饲料质量带来隐患,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固然是个办法,但关键还是高度重视霉菌污染的问题,把生霉粒控制在1%范围内。另外,烘干玉米的热损伤粒、破损粒应引起重视。新玉米本身的呼吸强度大,不完善粒的存在致使短期贮藏发热霉变风险依然很大,同时饲用价值降低,贮藏时应加以重视。挑选玉米时,要一看二摸三嗅。一看玉米胚是否黑色、深绿、杂质多少等。二抓摸是否发热发烫,有无粘性。三嗅有无异味。
(三)新玉米产地的影响不同产地的玉米质量如容重、营养值等是有差异的,这可能和各地无霜期及生长期等自然气候的不同有关,因此,使用不同产地的玉米时应注意合理过渡,适时调整配方。
(四)新玉米抗性淀粉玉米是后熟生理作物,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含量最高,贮存一段时间(5~6周)后,含量逐渐降低。烘干干燥的新玉米,由于淀粉变性,直链淀粉增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消化率。抗性淀粉对于动物生产的负面影响是:可能会造成畜禽不同程度地出现软便、饲料报酬高等现象。
(五)新玉米的科学应用针对以上新玉米的特点,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可以使用合理配比的针对性强的复合酶制剂。
2.将新玉米适度陈化,时间需要1个月以上。
3.使用新玉米时可以与高品质的陈玉米逐步混用过渡,过渡期半个月以上。
4.寻求玉米替代产品如小麦及其副产品、稻米、米糠、棕榈仁粕等,减少这个阶段玉米的用量。
小麦可以作为家禽的主要能量饲料,在猪日粮中部分代替玉米喂猪也能取得很好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使用小麦替代玉米时,需要根据小麦的营养特点调整配方:小麦中非淀粉多糖消化率很低,需添加相应的酶制剂解决与改善;小麦中总的生物素含量比玉米高,但利用率较低,饲喂小麦日粮必须注意生物素的添加;小麦的色素含量仅为玉米的11%,所以需要考虑玉米蛋白粉、苜蓿草粉、着色剂等的合适搭配合使用。
棕榈仁粕因粗脂肪含量高,通常将其归为能量饲料使用,可按1:1替代玉米或麸皮。棕榈仁粕在肉雏鸡料和成年肉鸡料中添加时不会产生有害影响,而且采食量通常高于饲喂玉米基础日粮的鸡的采食量。但棕榈仁粕中非淀粉多糖78%是直链甘露聚糖,精氨酸与赖氨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较高,大量使用时要配合甘露聚糖酶等酶制剂使用,同时添加赖氨酸,效果才更保证,同时棕榈粕对制粒产能存在不利作用,要从生产实际考虑适宜替代量。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