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吉林省桦甸市农业局 阅读数:
我市入秋以来雨水不断,这一天气条件给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玉米大小斑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和包叶。植株感病后,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同一片叶,大小斑可混合发生,或多个病斑互相连片,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叶绿素减少,光合作用下降,影响子粒灌浆。一般地块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达50%以上,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2012年8月26日,在永隆村永隆社组织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30余人,在田间进行了大小斑病的病状介绍及防治措施现场指导,
现将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简单介绍如下:
一、玉米大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灰黑色霉状物,致病不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发病条件:温度18―22℃,高湿,尤以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可引起该病流行。
病原:称大斑病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防治方法:
1、病发前用品润500―600倍,每隔15―20天喷一次,连喷三次;阿米西达1500―2000倍可达预防、治疗和铲除的效果;治疗可使用白克或使百功1500―2000倍、纳斯津1000倍或特富灵5000―7000倍喷雾。
2、70%康正津可湿性粉剂,每亩5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3、53.8%可杀得干悬浮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4、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二、玉米小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茎、穗、籽等,病斑椭圆形、长方形或纺锤形,黄褐色、灰褐色。有时病斑上具轮纹,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并班呈黄褐色坏死小点。
病源:称玉蜀黍凹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有性阶段称旋孢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温度高于25℃和雨日多的条件,一般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病发前用品润500―600倍,每隔15―20天喷一次,连喷三次;阿米西达1500―2000倍可达预防、治疗和铲除的效果;治疗可使用白克或使百功1500―2000倍、纳斯津1000倍或特富灵5000―7000倍喷雾。
2、70%康正津可湿性粉剂,每亩5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3、53.8%可杀得干悬浮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4、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