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阅读数:
如何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成为各地不断探索的途径和方向。近年来,云南各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通过农民的组织化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一些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在云南省砚山县采访发现,砚山县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市场”的模式,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起到主要作用。据统计,砚山县10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起人中70%以上是村干部。截止到目前,砚山县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3个,拥有社员1889户,带动农户3万户,2011年带动农户增收4000多万元。砚山县供销社主任唐振钧告诉本报记者,从实践来看,这种形式有利于使合作社发起人和村“两委”班子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增强了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领导地位。
“对于广大山区来说,没有农村经济组织化,农民增收致富就发展不起来。”砚山县八嘎乡党委副书记兼新农村工作队队长郭龙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山区只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农民的组织化进程缓慢,要因地制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依靠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在贫困山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三大困难。”郭龙说,一是创办人难找。贫困地区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发展农业产业没有领头人。二是起步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起步阶段没有相应的资金扶持,完全靠农民自发组织,自生自灭,只有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政府才给予一些扶持,如何起步是个难题。三是职业化农民的主体由谁来担当。现在,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空心村现象严重。
郭龙是由云南省委省直部门选派到八嘎乡的新农村工作队队长,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说明贫困山区农村的现实状况。
经郭龙和他的派出单位云南省供销社协调,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同意免费组织八嘎乡青年农民到昆明培训种养殖能人,经过动员宣传,只有几个人报名,开不了班。
据介绍,2011年八嘎乡的财政收入仅为80多万元,主要靠烤烟种植,无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扶持。
八嘎乡三星村上寨村民小组是一个在喀斯特岩溶地貌山坡上的村庄,砚山县至稀稠县公路穿村而过,在村口的水泥桩牌上写着:云南省扶贫整村推进。
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王学典在接受采访时说,三星村人均耕地0.7亩,主要种植玉米和水稻。一亩玉米产量250公斤,按照市场价计算有500元的收入,水稻亩产600公斤,收入900元,这不包含劳务及农民自己的消耗。农民外出务工,每年带回家里的收入约1万元左右。
王学典告诉记者,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是因为村里没有产业,不得已才出去,如果村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且生产出的农产品有销路,农民有稳定增长的收入,他们也就不出去了。
记者在采访中正好赶上砚山县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推进会”,参加会议的人员除了县直部门负责人、乡镇负责人,更引人注目的是40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砚山县委书记李云龙在大会上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但农民增收却日益困难,农户生产分散的经营形式难以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新时期党委政府领导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以产业为合作依托,以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为核心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强化政策扶持。
“引导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使农村经济发展迎来第三个春天。”李云龙说。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