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BAP认证修订征集意见 国内水产企业反响寥寥

BAP认证修订征集意见 国内水产企业反响寥寥

畜牧家禽网  来源:南方农村报 阅读数:

  近日,位于美国的全球水产养殖联合会(英文缩写为GAA)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他们正在就新的*水产养殖规范(英文缩写为BAP)征求公众意见。该公告还透露了一个变化:BAP将由之前以养殖品种为基础制定标准,转变为以养殖模式为基础制定标准。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转变将引导整个水产养殖行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中国企业应该积极提出意见。但南方农村报记者了解到,不少中国的流通、加工与养殖企业对GAA能够采纳其意见并不乐观,不愿意行动。

  现行认证存局限

  BAP由GAA制订,实际执行与认证工作由水产养殖认证委员会(英文缩写为ACC)负责,业界常将此标准的认证称为BAP/ACC认证或者ACC认证。这个认证是北美主流水产品采购商都认可的,目前涵盖对虾、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5个品种。中国企业要想扩大在北美的销售份额一般都得通过此认证。截至2012年4月,中国有40家加工企业与17家养殖场通过BAP/ACC认证。

  上述公告称,公众可通过电邮、传真等形式向GAA提意见,截止日期为2013年1月31日。除了三文鱼网箱养殖仍然保留单独的标准之外,其他品种的标准都将修订。

  对于GAA为何会修订此BAP,又为何会由以品种区分的标准转变为以养殖模式类别进行区分的标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和告诉记者,他们可能开始综合考虑水产养殖模式对环境的影响。关于修改内容的具体细节,业内人士均表示不知情。

  可持续渔业伙伴组织中国罗非鱼养殖改良项目经理韩寒表示,“他们可能认识到现行主流认证模式的局限性。”韩进一步指出,对企业而言,虽然认证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也不是万能药。在前几年的“智利三文鱼事件”中,有些通过了认证的养殖场也无法在那场行业毁灭性的打击中幸免。另外,有些人认为眼下的各种认证往往是帮助大企业排挤小企业,从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和稳定性角度引起质疑。所以,行业内一直有人对各种认证标准提出批评意见,BAP也不例外。

  “看到ASC认证被强力推出,GlobalGAP也在修订,GAA可能感受到了一些压力。”韩寒从不同水产品认证标准竞争的角度谈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提意见没有用?

  亚洲海产董事长王长超尚不知道BAP修订之事,在听了南方农村报记者的介绍后,他表示,“我觉得(修订)对加工厂可能没有什么影响,对养殖场倒是会有影响的。”

  韩寒认为,修订之后的BAP在认证模式、程序上应该不会有根本改变。但未来这种基于养殖模式,而不是以品种为基础的理念,也许能够更好地引导整个水产养殖行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虽然会给各企业带来压力,但应该被视为一种正面的压力。”

  对于是否会向GAA提意见,王长超并没有正面回应,但也承认以往中国企业都比较被动,“如果要提意见,就是希望这些认证标准能否合并一些。”

  对此,海南勤富公司董事长周勤富很无奈,“提意见没有用,我们只能适应。”周已经了解到修订之事,但并不准备行动,而且还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好多同行都跟他是一样的心态。

  据悉,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5种涉及到水产品的第三方认证标准。中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企业要想出口,一般得通过采购商认可的各种认证。但名目繁多的认证让中国企业意见颇多,业界对于合并各种认证的呼声颇高。

  对于业界的不积极,韩寒很清楚,这让她觉得有点可惜。她所服务的可持续渔业伙伴组织正在起草意见,在内部征求意见后,将会在截止日前发送给GAA。

  崔和的观点相对折中。他认为,对于大方向与主导权,肯定是市场国(进口国)说了算,谁都没有办法改变,但在细节方面,只要国内企业争取,把道理说清楚了,人家还是会认可的。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ulin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