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随着我团近年来制种玉米面积的逐步扩大,几种常见玉米病虫害(玉米瘤黑粉病、红蜘蛛、蚜虫、玉米螟)发生较为普遍。对制种玉米的产量及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近几年的综合防治,以上病虫害在我团基本得以控制,现将玉米瘤黑粉病、红蜘蛛、蚜虫、玉米螟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玉米瘤黑粉病
1.1症状特点及发病规律此病是局部侵染病害,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分幼嫩组织,如气生根、茎、叶、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菌瘤。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成长圆形或角状菌瘤;雌穗发病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菌瘤,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畸形菌瘤。菌瘤外表是一层银白亮膜,有光泽,内部白色,肉质多汁,以后遂渐变成灰白色,后期变成黑灰色,最后破裂,散出大量黑粉(即冬孢子)。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地表、粪肥上及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对病害的远距离传播有一定作用。此外,病菌也能从伤口侵入。冬孢子在玉米生育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在玉米抽雄期蔓延最快,形成发病高峰,直到玉米成熟后停止侵染。
1.2发病环境条件玉米在全生育期内都可以感染瘤黑粉病,尤其以抽雄前后一个月内为盛发期,如遇干旱,又不能及时灌溉,造成生理干旱,抗病力弱,利于发病;苗期高温多湿、人工去雄作业、虫害及暴风雨过后,造成大量伤口,都会严重发病;连年制种田及高密植田或灌溉时间间隔长,造成水分时少时多,以及偏施过量氮肥,都会削弱植株抗病力,使病害发生较重。品种抗性:一般紧凑型品种较抗病,披散型品种抗病差;硬粒玉米较抗病,马齿型次之。
1.3防治方法:防治此病采用减少菌源、选用抗病亲本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3.1减少病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带出田外深埋;进行秋深翻整地,把地面上的菌源深埋地下,减少初侵染源;避免用病株沤肥,粪肥要充分腐熟。与非谷类作物轮作倒茬2~3年。
1.3.2利用抗病自交系用于生产,选用抗病品种,尽量选择紧凑型品种、硬粒型品种。
1.3.3化学防治:用含有粉锈宁成分的种衣剂包衣或拌种;在可见叶10—12叶喷施好立克3毫升/亩,喷施2次;或在玉米抽雄前喷50%多菌灵150克/亩或5%福美双150克/亩,防治1~2次,可有效减轻病害。
1.3.4加强栽培管理,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避免偏施、过施氮肥;灌水及时,特别是抽雄前后易感染期必须保证水分充足;及时彻底防治玉米螟等害虫;人工去雄尽量不要造成大的伤口,均可减轻病害。
2.玉米红蜘蛛
2.1症状及发生规律: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为害玉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片组织养分,致使被害叶片先呈现密集细小的黄白色斑点,以后逐渐退绿变黄,最后干枯死亡。被害玉米子粒秕瘦,造成减产。玉米红蜘蛛成虫在根际土缝内潜伏越冬。早春气温上升后红蜘蛛出土,集中于一些杂草上取食、繁殖,待玉米出苗后,再通过风吹、爬行等途径,转移到附近的玉米苗上为害。高温、干旱、少雨条件下发作严重。
2.2防治方法:
2.2.1消灭越冬场所:及时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秸杆及田埂、排沟杂草,达到消除红蜘蛛寄主和越冬场所的效果。
2.2.2建立田间保护带:在制种田四周及田埂、排沟杂草上喷施专用杀螨剂,形成保护带,防止虫害向田间蔓延。
2.2.3栽培防治:增加灌水次数,提高田间湿度,消除高温干旱红蜘蛛易发作的环境条件。
2.2.4药剂防治:玉米拔节期用3.8%阿维菌素1000倍液或哒螨灵800—1000倍液等专用杀螨剂在制种田四周及田埂、排沟杂草上喷施1—2次,形成保护带;田间发现红蜘蛛危害后,喷药时应先从外围向中心病株喷施,不能来回串喷,防止虫害蔓延到全田。
2.2.5生物防治:在化学防治时注意保护天敌。
3.玉米蚜虫
3.1玉米蚜虫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危害,抽穗后危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在我团以玉米灌浆期危害最为严重。
3.2防治方法
3.2.1及时清理田间地头杂草。
3.2.2授粉结束后及时砍除父本行,增加田间通风透光,也便于进行药物喷施防治蚜虫。
3.2.3在玉米心叶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2000头以上时,可用吡虫灵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2500倍液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治蚜虫。
4.玉米螟
4.1、为害症状:玉米螟幼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为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子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子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子粒,造成严重减产。玉米螟以幼虫在玉米秆和玉米芯中越冬,部分幼虫在杂草茎秆中越冬。
4.2、虫害发生的条件因素:上一代虫口基数的多少,是影响玉米螟为害轻重的重要因素。虫口基数大,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往往造成严重的为害。玉米螟适于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发育。玉米品种不同,被害差异很大,甜糯型玉米及茎杆含糖高的品种易被危害。
4.3、防治方法:
4.3.1清理田园,越冬代羽化前处理完田内玉米茎秆和穗轴。并清除杂草等越冬寄主,这是消灭玉米螟的基础措施。
4.3.2化学防治:在心叶末期应及时进行防治。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千克对5倍细砂,制成毒砂,撒在玉米心叶,可有效防治。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